聊一部刚完结的韩剧,《善意的竞争》。
这部我们一直犹豫要不要写,因为前几集就能看出缺点很明显,悬疑部分越看心里越没有底,就这么等到了结局。
但看完结局后,又意识到它的优点实在太亮眼、太宝贵,是近几年都比较难得一见的,所以还是决定聊聊。
《善意的竞争》
剧以一桩命案秘密为主线,女学生禹瑟琪的父亲曾是高考出题委员,结果意外死亡,禹瑟琪转学后跟刘洁伊(也有翻译为刘在伊)相识,发现对方父亲正是为自己父亲动手术的医生,接触刘洁伊的过程,也是靠近真相的过程。
就像前面说的,故事里涉及悬疑的部分是这部剧最大的问题,例如一心卖药挣钱的那个男生,为什么愿意并敢于频频参与到各种有未知权力运作的事情里,没有交代。刘洁伊决定要带姐姐逃离父亲掌控时,很轻易地就把被囚禁的姐姐带走了,诸如这样的缺口还有非常多。
这些决定了它在悬疑类型剧里的位置不会太高,但有意思的是,剧里关于同性乃至女性的部分,几乎没有受到缺点部分的影响,而且剧里两个女孩实际就只有少量亲密接触,但是看完之后依然会觉得已经够了,足够让人信服和回味了。
我们这篇就主要来具体聊聊这部分是怎么实现的。
正文
在什么都还没展开说之前,想要先提到两个女孩最开始两场亲密接触戏的设计位置,是在第一集和第二集,一切看起来都发生得非常快。
第一集洁伊跟瑟琪都分到一个班,刚见第一面没多久,瑟琪在卫生间被别的女同学截住,要求换座位,然后洁伊找到了瑟琪,牵起了她的手,在众目睽睽之下带她通过校园的长廊。
第二集瑟琪的校服被女同学故意弄脏,洁伊找到了正在卫生间换校服的瑟琪,拥抱了只穿着一件单衣的她,同样没有多少情感铺垫。
这里存在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编剧会这么设计?难道只是发生在两个女孩之间,这种做法就就可以用纯爱来解释吗?
答案当然并不是这样的,这个我们下文会具体聊到。
在解答之前,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剧除了这两个女孩以外,另一条暗性主线是片名所说的“竞争”。
为了通过考试进入万里挑一的顶尖大学,所有学生都被动陷入对分数的极致比拼状态,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内卷。
内卷是跟所有人都有关的,不分性别,但编剧有意选择了从女性视角去看待这样一场战争,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不同,一些与女性相关的异样。
这种不同并不是说女性拿不了第一,剧里几乎所有女孩都很会读书,而是这套排名的规则和优绩系统本身,鼓励的一种是含有隐性压迫的“公平”。
就像剧里所呈现的,一切看起来都是自愿的选择,为了拿到理想成绩,女性会设法让自己不来月经,崔京选择在考试前吃避孕药,后面还做伤害身体的手术,“几乎可以保持无月经状态”,洁伊会一边抽血一边输血,大概是为了让自己更清醒或更专注,以及班里每个女孩都曾偷偷吃下提高专注力的药。
女性青春期的性欲望也不会被重视,默认不需要发泄压力,需要自行消化和控制,崔京选择偷偷自慰。
这些看似主动的行为背面,存在多重无法忽略的强力,学校老师只看排名、疏忽女孩们精神状态和身体变化所意味的严苛教育环境;
洁伊父亲从未考虑女儿的心理需求,只顾按照培养接班人的愿景来对待女儿、要求女儿,所意味的侧重规训女性的家庭环境,都在挤压女性特质,挤压着女性“人”的部分,让其跟去除这些特性的性别——男性,强行抵达某种统一。
这样的规训连同系统,无法得到女性发自内心的认可,也无法让女性安然施展自己的个性,只是不断地把女性逼迫到越来越欠缺内在自我的境地里。
那洁伊和瑟琪是怎样的两个人?她们建立的是一段怎样的关系?
洁伊和瑟琪是这样的制度下,不同阶层且不自知的“仿制品”和“消耗品”,很小就进入了匮乏主动权的一生。
洁伊像是“仿制品”,因为她看似跟父亲一样,天赋比别人出色,拥有比别人更多的财富和权力,也学会利用这些资源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但这些并不是一种真正的获得,也不是她真实的心愿,而是一种模拟。
她内化了父亲对亲情的解释,“你将成为世人妒忌的对象,连姐姐也不例外”,父亲还说姐姐也可能会像该隐杀了弟弟亚伯一样杀了她。
内化了父亲对在意事物的病态掌控,父亲对手术的要求是需要精细到完美。
这些内化并不是说扭转了她的品性,而是让她始终处于被束缚、被影响的状态里,这一点主要就被呈现在了亲密关系的建立上,她也对“自己看中的人事物”格外执着,甚至会报复欺负瑟琪的人,拿着对方把柄,看对方下跪而大笑。
而在靠近和选择目标的时候,除了因为瑟琪身份特殊,可能掌握着和父亲、姐姐相关的秘密之外,她也在不断地寻求一种确切的获得感,她要由自己来决定拥有和失去。
瑟琪则是“消耗品”,从小就因大人疏忽而走丢,在福利院不断遭受霸凌和践踏,没有人像人一样对待她,她自己也几乎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
这也是为何她在发现吃药能考到第一、不再受欺负的时候,她选择了继续吃药,药对身体产生的副作用全然不管。
以这个角度再去看最初两集的亲密戏,就能理解她们之间是一种恰逢其时的嵌合关系:
两个都匮乏本我的人相遇了,而且内心都刚好依然葆有对完整的人的渴望。
她们当时都以为这只是一次循环的常态,洁伊对瑟琪一如从前寻觅猎物那般,另一个女孩说过“只要被刘洁伊选中,你也很难正常过日子”暗示了这一点,她又一次通过权力的收放来获得确定感,对欺负瑟琪、喜欢自己的人假意热情:“你在这里啊,我找你很久了。”然后转身牵起了瑟琪的手,无视对方的笑容骤然消失。
后面拥抱瑟琪、不询问意见就拿出自己的新衣服想要给她更换,也是同理。
而瑟琪也跟之前一样,被动地接受恶意或好意,也在这个过程里提出自己的拒绝,和之前的生活一样。
只是她们都不知道,这次她们遇到的是适合彼此的人,洁伊很可能是初次遭遇推却,从瑟琪这里感受到女性身上原始的生命野性,而不是对自己所标志的实权、财富的顺从和奉承;
瑟琪也很可能是初次感受到了身体的“在场”,洁伊的牵手和拥抱不是一种轻薄或欺凌,而是对她身体的好奇、在意,以及无恶意的占有欲。
之后建立情感的过程,也正是两位女性共建主体性的过程。
洁伊无论是在发现姐姐被囚禁和控制的处境之前还是之后,都带着某种绝望和不自信,不想因为计划伤害在意的人,也不觉得自己的生命多可贵,但目睹瑟琪敢于一次次迎难而上,例如公然反对洁伊父亲的“可乐烤肉危害论”,讽刺说“我爸又不是因为吃到烤焦的东西罹患癌症而死的。”(她爸爸的死正跟洁伊父亲主导的手术有直接关系)
从瑟琪无法遮掩的生命力里,她重获对亲密关系的信任,寻回对生活本身的向往和意义,最后改变了计划,赌的是所有在意的人包括自己,都安然无恙。
瑟琪则从洁伊唯一且确定的对待里,开始学着以自己的身体感受世界。洁伊帮她交了志愿表,以“这个药更高效”的理由,把她之前吃的药换成了无害的维他命,更决定以不牵连她的方式完成自己的报复,而瑟琪从心灵到身体都对这些温柔发生着反应。
剧集给了一个很妙的奇幻处理,让她先是悬浮到空中,然后双脚轻轻落地。
一个自我虚化的女孩,在以真诚为基底的爱的包裹下,重新生长出了属于自己的血肉。
显然,这个过程也同时是她们对这套竞争体制生出比之前更坚决的“异心”,选择推翻和背离的过程。
结局里推翻的完成,意味着她们的分离,却也是这段关系里最动人的一步:
洁伊把父亲送进了监狱,救出了被囚禁的姐姐,自己则为了不被找到,离开了学校和家庭,到了一个能够舒展自我的地方。瑟琪没有参加学测,为了心里的大学目标重新准备,但戒掉了药物,不再以伤害自己的方式去学习。
她们依然变得更好了,这种“好”,不再与别人有关,由她们自己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