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最近又玩起了“心理战”:一边高调宣称自己手里还有底牌,不怕中国,一边喊话中国“快接球”,甚至派副总统万斯直飞亚洲,试图寻找新的遏华盟友,美国动作频频,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白宫如此自信,他手里还有什么牌?有用吗?
先说特朗普认为自己手里的牌,一个是之前财长贝森特炒作过的“中概股退市”,声称要让中国企业“退出美国资本市场”。但现实是,这一招怕是折了夫人又赔兵!摩根大通估算,若中概股集体退市,可能导致约110亿美元被动资金流出美国市场。更关键的是,美国资本市场的吸引力正因政治化操作大打折扣,全球投资者会问:今天针对中国,明天又会轮到谁?
退一步说,即便中概股离开美国,香港、上海、新加坡等地的交易所早已蓄势待发。阿里巴巴、拼多多等企业回归港股已是先例,中国资本市场的深度和流动性完全能承接这一需求。反倒是美国投行可能失去巨额承销费,华尔街的游说集团恐怕第一个跳脚反对。
另外一张牌就是“全面禁止美国资本的对华投资”。这一招看起来很恶毒,好像可以“卡脖子”,但实际上依旧是损人不利己的昏招。中国不仅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更是苹果、特斯拉、星巴克等美企的利润核心来源。2024年,特斯拉在华销量占其全球总销量的40%,苹果大中华区营收占比超20%。若资本流动被切断,美国企业的股价和财报将首当其冲。
更何况,中国对外资的依赖度早已今非昔比。2024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中,美资占比不足10%,而欧盟、东盟、“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占比持续攀升。美国若强行脱钩,只会加速全球资本“去美国化”,把市场拱手让给欧洲和日韩。
面对白宫“球在中国这边”的喊话,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直接回怼:“关税战是美方发起的,中方反制合理合法。如果美方真想谈,请先放下极限施压那一套!”这不仅是态度,更是实力的体现。
中国已用实际行动证明“打,奉陪到底”。最近,中国航空公司暂停接收波音飞机订单,直接打击美国制造业命脉。中国还对多种稀土元素等关键矿产实施出口管制,美国半导体和军工产业高度依赖这些资源;有专业机构警告,此举可能造成美国企业至少34亿美元直接损失,并引发供应链瘫痪。
美国总幻想“中国经济离不开美国市场”,但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占比已降至14%,东盟、欧盟、金砖国家成为新增长极。同时,国内消费占GDP比重突破65%,内需市场足够消化外部冲击。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巴斯夫湛江项目等外资巨头在华百亿级投资,更印证了“用脚投票”的真实趋势。
白宫依旧不相信,自己“精心算计”的关税战,会从一开始就脱离“剧本”。按照此前美方编写的那个《用户指南》,特朗普只要举起关税大棒,其他国家就会匍匐在地,乞求美国放一条活路,而美国就可以予取予求;最近就有媒体披露,华盛顿在与他国的关税谈判中,无一例外都要求对方将中国产品驱逐出本国市场。这个行为,只能说,美国这些官员天真得让人想笑,只不过他们肯定不自知,否则万斯也不会来亚洲继续枉费心机了。
据媒体报道,副总统万斯准备前往亚洲,重点是印度。但印度总理莫迪早已看清形势,中印双边贸易额已经突破1500亿美元,印度对华依赖度远超美国。莫迪政府前不久与中国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已释放明确信号:印度拒绝做美国“反华马前卒”。
别说印度了,欧盟都不想买美国的账!欧盟近期联合中国发布声明,反对单边关税,越来越多的欧盟国家,都开始考虑“去美国风险化”,美国搬起来的石头,最后还是砸了自己的脚;另一个早期对美国屈服的典型国家越南,最近更是直接打了美国的脸面,与中国签署自贸升级协议,将双边关税降至零的商品类别扩大至95%。这些动向表明,美国试图构建“对华包围圈”的企图正加速破产。
特朗普手握两张“纸牌”,就自诩为王炸,其中中国早已跳出牌局,另开新桌。从关税战到科技战,华盛顿的套路越来越像“复读机”,而中国的应对却越发游刃有余——你打你的“旧冷战”,我搞我的“新开放”。
说到底,美国若真想解决问题,就该听听中国外交部那句话:“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只是这一次,请先把身段放低,把诚意摆正。毕竟,这不是一场“谁先打电话”的胆小鬼游戏,而是关乎全球未来的战略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