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直肠息肉起病隐匿,一般没有明显症状,通常在进行结肠镜检查时被发现。根据息肉的病理类型,有相当一部分结直肠息肉属于癌前病变。结直肠息肉总体的癌变率在0.2%~5.0%之间。因此,结直肠息肉一旦发现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针对不同类型的结直肠息肉如何选择合理的处理方式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结直肠息肉的治疗方式主要有息肉的内镜下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两种方式。目前争议较大的是如何处理直径在5mm以下的结直肠息肉,因为结直肠息肉直径≥5mm的息肉癌变发生率高于<5mm的病变,而且可以通过内镜判断是良性腺瘤还是癌,因此≥5mm的息肉已经有了成熟的规范化的标准处理流程和方案。
直径<5mm的息肉,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及分布的结肠节段,处理的方式不同。对于<5mm的腺瘤性息肉,原则上也是需要内镜下切除和内镜的随访复查。对于平坦凹陷型的肿瘤性病变,即使直径<5mm,也必须行内镜下切除。然而,根据患者的年龄、总体情况、并发症及个人意愿,对于微小病变也可行内镜随访。增生性息肉直径<5mm、位于直乙状结肠的白色平坦增生性息肉,因为既往没有这类病变转变为腺瘤的报道,建议随访。
来源:科普大讲堂
本文指导医生:武汉同济航天城医院普通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孙友俊
责编:夏天
编审: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