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6日,上海某医院病房里,一名瘦削的男子颤抖着接过那是华为公司送给他的一个残忍的礼物——辞退通知。而这一天,恰好是他的生日。
他叫魏延政,曾是华为年薪百万的高管,手握顶尖学历,家庭美满,却在35岁确诊罕见癌症。更令人心碎的是,妻子此时已怀孕四个月,而他的生命却进入倒计时。面对绝症与失业的双重打击,这个“天之骄子”选择笑着向死而生。
临终前,他在黑板上为4岁的儿子写下三句话,字字戳心!

1975年,魏延政出生于新疆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母是北京知青,响应国家号召扎根边疆。家中兄弟姐妹四人,生活拮据,五口人挤在一间小屋里。
但贫困并未阻挡他的光芒:虽然魏延政读的职工子弟学校很普通,可一点儿没耽误他参加各种中学生数理化的市、省、全国竞赛,他取得过全国数学联赛三等奖,还有个新疆高中化学竞赛一等奖。
高中时,他仅用10分钟解完物理试卷,数学竞赛全国第三,最终被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破格录取。
“无票火车奔袭八千里”的求学经历,成为他传奇人生的开端。因错过购票时间,他翻窗挤上开往北京的绿皮火车,用北大录取证换来半价票。车厢里,他蜷缩在角落,却满心期待:“我一定要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在北大,他同时攻读计算机与经济学双学位,课余倒卖电影票赚取生活费。
魏延政走到售票窗口,问里面的售票员:“如果我买很多票,会有折扣吗?”
售票员:“如果一次买30张以上,每张优惠两块钱。”
魏延政拿出仅有的积蓄,一口气买了三十张热门电影票。
回到学校后,到了吃晚饭的时间,魏延政开始向众人兜售手中的电影票:“一张14元,比电影院还便宜!”
很快,魏延政手中的电影票就全部售空了。成功赚到一小笔钱后,魏延政也尝到了好处,开始多次去戏院“买回货”,挣到人生第一桶金。

录取魏延政的是计算机专业,不过他刚到学校,就选了第二个专业:经济学。大学四年他的日程都排得满满当当,别人看着都累,魏延政却乐在其中,他在两个专业的排名都是第一。
1998年5月,北大邀请世界各国众多名校来参加百年校庆,学校安排魏延政接待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正副校长。
几天相处下来,两位校长非常欣赏魏延政的学识,邀请魏延政到他们学校进修,不但免学费,还提供全额奖学金。

毕业后,他远赴新加坡国立大学。
2001年,他顺利获得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硕士毕业后,又考入了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
毕业后,魏延政加入了英国电信,享受着优渥的生活,然而他却感到迷茫和无方向感。直到有一天,他遇见了一位华为的员工。这次的相遇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决定回国加入华为,这个决定让他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他曾在博客写道:“在国外越久,越明白祖国需要我。”

魏延政入职初期,从营销部基层做起,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实力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迅速崭露头角,半年逆袭成销冠。从2006年7月到2013年6月,仅仅六年左右的时间,魏延政就从一个普通职员晋升为集团的重要工作人员,是当时的无线营销部的总裁助理,年薪可达百万。

很多人工作十几年才可能达到这个高度,但是魏延政仅用了一半的时间就得到了如此大的成就,这不仅要归功于计算机方面的天赋,更要归功于他工作以来不懈的努力。

期间,他邂逅同样留学归来的妻子,两人结婚后定居上海,生活甜蜜。很快就迎来了两人爱情的结晶,这个美满的家庭即将要迎来一个令人期待的小生命了。这一切都是那么的圆满,如果这是人生剧本的的话,相信许多人都抢着要演。
2011年2月,他刚从巴塞罗那出差回来,他突然发现身上长了一个肿块,并伴随着隐隐的疼痛。他一开始以为只是被蚊虫叮咬了,然而疼痛越来越明显,他的直觉告诉他事情并不简单。检查结果出来了,他被确诊患上了晚期透明肉瘤——一种死亡率高达80%的罕见恶性肿瘤。
医生断言:“最多活半年。”
看着泪眼滂沱的妻子,再想想他们未出世的孩子,魏延政开始了漫长而痛苦的抗癌之路。

抗癌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他尝试了无数医院,但结果都一样,这就是事实。他经历了无数次的化疗,还在脚上做了手术。
为了延缓癌细胞的转移,他选择了截肢手术,希望能够活下去。然而,癌细胞仍然转移到了他的小腿,他不得不忍受失去双腿的痛苦,从此和轮椅作伴,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行走。
由于长时间的治疗,魏延政难以平衡好自己的工作,在2013年生日当天收到华为的辞退信,获20万元补偿金。

魏延政生病后不断自我休整,包括断食。截肢手术、放化疗之后,从2013年10月起到2014年4月底,魏延政半年内经历过20天、24天、30天三次断食,仅靠水和药物维持生命。目的只有一个:阻断机体给癌细胞的给养,说白了,就是饿死癌细胞。

体重暴跌至53公斤的他,仍坚持为企业做咨询、写书、带家人旅行。他在博客记录抗癌点滴:“别老想着就好了。白天该干嘛干嘛,我还要出差讲课呢!”
拖着残缺的肢体也要出差讲课,出书,用自己的力量来赚取治病救命的钱。
魏延政一刻也没有放松过自己。
但高昂的治疗费用很快花光了魏延政夫妻俩多年来的积蓄消耗了大半,别说手术费,甚至连日常开销都成了问题。

当年北大的几名同窗好友在听说了此事后,纷纷挺身而出,几个人在短短三天的时间内,凑了95万医疗费交给孙艺玮!
魏延政在自己写的几篇文章中曾详述患病以来的经历,以及与公司的关系。2016年6月23日,也就是魏延政去世前一个月,他仍在文章中抱怨,在他癌症截肢后最无助的时候,华为与他终止合同。
广大网友纷纷指责华为“冷血”,但知情者透露,公司此前持续支付工资,并组织员工捐款。
但是根据华为公开的消息,在魏延政患病期间,他的工资一直都在按时发放,包括分红。
根据估算,在魏延政患病抗癌的几年内,他一共从华为内获得120万到200万之间的补偿,这还不包括后来的N+1。
所以在弄清楚这点后,也有许多网友认为,这是魏延政贪心,华为的做法完全合乎法理。

魏延政给儿子起名叫“未来”,自己的生命随时可能走到尽头,他希望儿子可以承载自己的未来。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4岁的儿子问他:“爸爸,如果你没了,我想你怎么办?”
他含泪在黑板上写下三句话,成为最后的遗产:
1. 智力与毅力:聪明是天赋,坚持是选择;
2. 朋友与助力:独木难成林,真诚待人才能走远;
3. 眼界与定力:眼光远大、心态稳定!
魏延政给儿子留下了三句叮嘱。

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2016年8月8日,魏延政去世,孙艺玮用魏延政的微信宣布,魏延政因为癌症医治无效逝世,一年仅41岁。

魏延政的一生,是寒门逆袭的励志史诗,也是人性与命运的深刻对话。他的故事提醒我们:在名利与健康的博弈中,唯有爱与精神能穿越生死。
如今,他的儿子已长大,黑板上那12个字,或许正指引着一个少年走向父亲未尽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