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个读者给我发消息,说他在单位工作了十几年,最近被一个平时看起来老实巴交、从不与人闹翻的笑面虎同事坑了一把。
那个人表面上笑呵呵为你好地跟他商量合作一个项目,背地里却把功劳荣誉全部转归在自己头上,还在领导面前说认为是他不配合工作。
他很不解,问:"这人平时连个重话都不说,怎么突然就变成这样了?"
这不是很正常吗?
单位里最可怕的是谁?不是那些张牙舞爪、当面跟你吵架的主,而是那些永远脾气好、说话轻声细语、从不在公开场合表达强烈情绪的人。
为什么?
因为在一个资源固定、竞争内卷、升迁缓慢的系统里,最聪明的人都学会了"藏"这个字。
真正有城府的人,从来不会在明面上跟你硬碰硬。他们知道,在单位这个讲究"和气生财"的地方,谁先发火,谁先急眼,谁就先输了。
下棋的老手,他们从来不急不躁,等的就是对手犯错。
单位里的老油条也是如此,他们等的就是你情绪失控的那一刻——因为那一刻,你在所有人眼里都成了"不好相处"的那一个。
比如一个省直机关的中层,五十多岁了,在单位从来没红过脸、没翻过桌。
他的办公室门永远敞开,谁来找他都是一副笑脸相迎,来即客。你找他办事,他从不直接拒绝,总是留有空间说"我尽力"、"我想想办法"。
可是,单位里但凡跟他有过节的人,不出三年,不是调走了,就是被边缘化了。
他从不出手,但每个人都知道是他在背后推了一把。
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他太懂单位的游戏规则了。在这个讲究"和为贵"的地方,明面上的冲突是最低级的。真正高明的做法是什么?是让对方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信任、失去资源、失去位置。
单位就像个大水池,表面风平浪静,水下却暗流涌动。那些脾气好、说话稳的人,就像水下的暗礁,你看不见它,却可能在不经意间被它划破船底。
有人会问,那这种人是不是生来就城府深?
不是的。这是环境造就的性格。
想想看,单位的晋升有多难?一个科级岗位可能十年才空出一个位置,一个处级岗位可能需要等到上一任退休。在这种资源极度稀缺的环境里,聪明人都学会了一件事:不露锋芒,不树敌,等待时机。
在单位,能当面骂你的人,反而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那些从来不跟你起正面冲突的人。
为什么?因为当面骂你的人,他的情绪已经宣泄了,过后可能就算了;而那些不动声色的人,他们会把这笔账记在心里,然后在某个你完全想不到的时刻,让你付出代价。
记得那个段子吗?某领导被实名举报后,把举报他的下属叫到办公室,笑眯眯地说:"没事,我不记仇,我记在小本本上。"
这段子听着像玩笑,实则道破很多。
真正厉害的人不会表现出恨你,而是会让你以为他已经忘记了这件事。然后在某个关键时刻,比如评职称、晋升、分房子的时候,你突然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地被排除在外了。
更可怕的是,这种人往往人缘极好。他们不仅对领导毕恭毕敬,对同事也是热情有加。
他们会记得你孩子的生日,会在你生病时送来水果,会在你有困难时第一个伸出援手。
这不是因为他们善良,而是因为他们懂得在单位里,人脉就是最大的资本。当有一天他需要对付你时,没人会站在你这边,因为在大家眼里,他是那个"好人",而你只是那个"不懂事"的人。
那么,面对这样的人,我们该怎么办?
看透不说透,是最基本之道。你了解他的本质,但不必捅破这层窗户纸。
表面上的和气,对双方都有利。
永远不要在公开场合挑战这种人的权威或面子,即使他错了。如果必须指出问题,找个私下的机会,用商量的口吻提出来。
建立自己的人脉圈和信息网。在单位,信息就是力量。
那些看似温和的人之所以能掌控局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消息灵通,能提前布局。
最重要的是,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那些城府深的人最擅长的就是激怒你,让你在公众场合失态。一旦你情绪失控,不管有理没理,你都输了。
人在单位,最难的不是做事,而是处理人际关系。那些看似最好相处的人,往往是最难相处的;那些表面上脾气最好的人,往往心里的小算盘打得最响。
所以,当你在单位遇到那种永远笑脸相迎、从不发脾气的同事时,千万别以为他真的那么好说话。
越是这样的人,越是不能得罪。因为你得罪的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张盘根错节的关系网。
人要看透,但不必说透;心要明白,但不必表白。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发表内容及图片,标原创内容为本人原创,对转载分享的内容均标明了文章来源。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的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原创、转载和分享的内容只以学习为目的,仅供参考,不代表本人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和错误,请联系删除或修改,欢迎各位同行,共同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