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密谈背后:普京要的“投名状”竟是此人

深度问题研究室 2025-02-25 01:49:33

2025年2月24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突然对流亡海外的反对派领袖伊利亚·波诺马廖夫发起致命一击,指控其“勾结恐怖组织”“策划武力夺权”,并强调这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行动”。

而这场“锄奸”行动的时机,恰逢美俄在沙特举行秘密磋商、俄乌和谈曙光初现之际,背后暗藏的博弈远比表面更惊心动魄。

(前国家杜马议员、反对派人士伊利亚·波诺马廖夫)

波诺马廖夫的倒台,堪称俄罗斯寡头政治与权力更迭的缩影。

他曾是尤科斯石油公司(俄罗斯前首富霍多尔科夫斯基旗下)的IT总监,与寡头集团关系密切。2003年尤科斯被国有化后,他摇身一变成为反对派议员,却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中成为“唯一投反对票的杜马议员”——这一举动直接断送了他的政治前途。

流亡美国两年后,他转投乌克兰,不仅获得泽连斯基政府颁发的公民身份,还组建了“俄罗斯自由军团”“俄罗斯志愿军”等反俄武装,甚至被曝亲自策划了杜金娜汽车爆炸案。

2023年,这些武装力量更从乌克兰越境攻入俄别尔哥罗德州,公然与俄军交火。

(波诺马廖夫实际掌握着“俄罗斯自由军团”等武装力量)

普京选择此时“清算”波诺马廖夫,时机耐人寻味。

就在FSB发布指控的前一天(2月23日),美俄代表刚在沙特结束闭门会谈,双方同意组建谈判团队推动俄乌停火。

俄方高调行动,实为向美国传递明确信号:若想修复关系,需先交出“棋子”。

波诺马廖夫的“美国背景”更让这场博弈充满玄机。

他2016年在乌克兰创立“三叉戟收购”公司时,曾获华尔街资本注资;流亡期间更被传与CIA暗通款曲。

俄方此次指控,既是敲山震虎,也是试探特朗普政府的态度——若美方力保此人,俄方或将在谈判中采取强硬反制。

(美俄两国刚刚在沙特举行会晤)

波诺马廖夫的结局,折射出国际政治的残酷现实。

尽管他一度被美国视为制衡俄罗斯的“代理人”,但随着特朗普政府推动俄乌和谈、试图从欧洲抽身,这类“棋子”的价值急剧缩水。

更值得关注的是俄罗斯国内局势。

即便除掉波诺马廖夫,美国仍可能扶持其他反对派势力,继续搅动俄政局。正如俄学者所言:“寡头残余势力仍在,普京的挑战远未结束。”

文:深度问题研究室

0 阅读:2

深度问题研究室

简介:深度问题研究,看见不一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