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百年孤独》

琉璃翻书声 2024-11-23 03:47:31

《百年孤独》这部世界名著曾一度令人望而生畏,被劝退的原因有很多:人名太长太多,故事复杂,乱七八糟,不知所云……但是它明明就是世界名著啊,我们与世界名著的距离究竟有多远?那么接下来就聊聊到底该如何去读这本书?

1、技巧性阅读

讲阅读技巧的书莫过于那本著名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书中提到三个阅读方法分别为:一是检视阅读,二是分析阅读,三主题阅读。

检视阅读就是粗读或者略读一本书。

一看序言。能看到谁推荐这本书,最重要的是还能看到作者自己是怎么评价这本书的,包括他写这本书的初衷、背景、想法等。二看目录。目录就像餐厅的菜单,翻看它可以快速、直观地了解这个餐厅,并引起食欲。三是兴趣跳读。可以挑一些有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不用看得很认真,快速翻阅一下,看不懂的情节、知识点,先跳过去,不要停,留给第二遍再说。

分析阅读就是带着目的和要求去读书。

这本书在说一些什么事情?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呢?为什么会觉得有道理?是被哪个点或哪个段落戳中了吗?读了之后有什么感受?会不会再读一遍这本书呢?为什么?

主题阅读是围绕一个主题阅读。

比如说,我们要读《百年孤独》,以此为主题可以形成一个系列的阅读,可以读有关作家的经历、所在国家历史、小说解读等等。“主题阅读”需要的阅读量是非常庞大的,一方面有助于理解主要书,一方面拓展了知识面、延申了理解层。

2、背景知识阅读

背景筹备阅读便算是主题阅读。通过对周边书、资料的阅读,以更好地理解《百年孤独》。

这部分就务实一些,重点介绍几本书。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

豆瓣评分8.2

作者: [英] 杰拉德·马丁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译者: 陈静妍

这本书以时间为横轴,梳理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成长经历、重大事项和作品创作,完整呈现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通过了解马尔克斯的生平,能更好地理解他创作《百年孤独》的背景、动机以及他的个人经历对作品的影响。例如,他在拉丁美洲的生活经历使他对当地的历史、文化、社会有着深刻的认识,这些元素都融入到了《百年孤独》中。

还能帮助读者理解马尔克斯所倡导的 “魔幻现实主义” 风格的形成过程。这种风格在《百年孤独》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了解其起源和发展,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体会小说中现实与幻想交织的叙事手法,以及背后所蕴含的对社会、人性的思考。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豆瓣评分8.3

作者: [乌拉圭]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译者: 王玫 等 / 张小强 / 韩晓雁 / 张仓吉 / 吴国平

拉丁美洲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是理解《百年孤独》的重要基础。这本书曾被拉美数国独裁政府列为禁书,但仍不断再版,并陆续被迻译为二十多种语言,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深入剖析了拉丁美洲自殖民时期以来的历史变迁、经济剥削和社会不平等问题。阅读这本书可以了解到《百年孤独》中所描绘的马孔多小镇的兴衰,以及布恩迪亚家族的命运,其实是拉丁美洲历史的一个缩影。

它能帮助读者理解小说中所反映的殖民主义、权力与统治等主题。马尔克斯通过《百年孤独》揭示了拉丁美洲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的苦难与抗争,而《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则从历史的角度为读者提供了更全面的背景知识,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小说中所蕴含的历史意义。

《活着为了讲述》

豆瓣评分9.0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译者: 李静

马尔克斯唯一自传。

书中,马尔克斯提到了他的家人、朋友以及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人物,这些人物为《百年孤独》中的角色塑造提供了原型。例如,他的外祖母神奇的鬼怪世界、外祖父的战争故事等,都能在《百年孤独》的人物和情节中找到影子。我们可以通过自传更好地理解《百年孤独》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意义。

《活着为了讲述》中还详细地描述了拉丁美洲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这些文化背景是理解《百年孤独》的重要基础。自传中描述的马尔克斯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以及他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是《百年孤独》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马尔克斯在儿时的生活经历、所听闻的各种传说故事,以及拉丁美洲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都融入到了《百年孤独》的创作中。

《马尔克斯与他的百年孤独》

豆瓣评分8.4

作者: 杨照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适合在阅读完《百年孤独》后进一步辅助理解。作者从拉丁美洲的历史背景、拉美的发展现状、马尔克斯的生平经历、书本角色分析等角度,带读者揭开《百年孤独》中隐藏的秘密。

它对小说中七代人悲剧轮回的描写背后的深意进行了深入探讨,帮助读者理解小说中复杂的人物关系、情节发展以及主题思想,让读者能够更全面地把握《百年孤独》的内涵。

此外,《安提戈涅》、《喧哗与骚动》、《都柏林人》、《光明世纪》等作品和作家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了马尔克斯的创作风格和叙事技巧。

阅读马尔克斯的其他作品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家的创作:《霍乱时期的爱情》、《枯枝败叶》、《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3、内容梳理性阅读

《百年孤独》可以分几个脉络理解:

家族脉络

家族的建立与发展:老何塞与乌尔苏拉结婚时,因害怕生出长尾巴的孩子而未同房,后老何塞杀死讥笑他的人,二人离开村子,经过两年多跋涉建立了马孔多小镇。此后家族在此繁衍。老何塞很有创造力,他发明了很多东西,但最终精神失常,被绑在树上数十年后死去,乌尔苏拉则成为家中支柱。

家族的壮大与混乱:第二代中,老大小何塞固执且多情,与养女丽贝卡结婚;老二奥雷里亚诺沉默寡言,参加内战当上上校,历经多次暗杀奇迹生还,后与 17 个外地女子姘居生子;女儿阿玛兰妲则因爱情纠葛,孤独苦闷终生。此后家族后代不断繁衍,他们性格各异,命运不同,但都无法摆脱家族的阴影。

家族的衰落与终结:到了第五代,长子小小何赛靠变卖家业为生,后被歹徒杀死;大女儿梅梅因爱情受阻万念俱灰,被送进修道院;小女儿阿玛兰妲・乌尔苏拉虽试图重整家园,但她与第六代的奥雷里亚诺发生乱伦关系,并生下了长着猪尾巴的孩子,这也标志着布恩迪亚家族的彻底终结.

时间脉络

循环。为什么小说中这么多相似的名字?小说中时间不是线性发展的,而是循环的状态。布恩迪亚家族的成员不断重复着相似的名字和命运,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在战争中的经历以及他晚年重复制作小金鱼的行为,都暗示着时间的循环和历史的重演。这种循环的时间观使小说中的百年历史仿佛是一个不断重复的怪圈,加深了故事的孤独感和宿命感。

孤独脉络

个体的孤独:小说中的人物各自承受着不同形式的孤独。老何塞喜欢发明,追求科学与知识,与周围人格格不入,陷入孤独;奥雷里亚诺上校在战争结束后,面对理想的破灭和内心的迷茫,选择了与世隔绝。

家族的孤独:布恩迪亚家族一直被孤独的氛围所笼罩。家族成员之间缺乏真正的沟通与理解,虽然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但彼此的心灵却相隔甚远。

社会的孤独:马孔多小镇从一个与世隔绝的村落逐渐发展为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但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精神世界却越来越孤独。小说通过描写马孔多居民的生活状态,展现了整个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孤独与迷茫。

魔幻脉络

小说中充满了各种魔幻现实主义元素,如抓着床单升天、十七个儿子在同一时刻被暗杀、人死后鲜血逆流穿过整个马孔多等情节。尽管小说中有诸多魔幻元素,但它们都建立在拉丁美洲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基础之上。

1 阅读:17

琉璃翻书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