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研究机构IDC发布了最新的《中国大模型应用市场份额,2024:格局巨变》报告,揭示了中国大模型应用市场的激烈竞争与快速变化。在这份报告中,一个名字格外引人注目——中国电信。

作为唯一一家杀入大模型市场份额Top8的运营商,中国电信以第6名的成绩强势跻身AI赛道第一梯队。
中国电信的此次“逆袭”既展现了自身强劲的实力,更是为通信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树立了典范。
中国大模型市场的“风云变化”据IDC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大模型应用市场规模达47.9亿元人民币。百度、阿里云、商汤科技等企业占据领先地位。

第一季度,百度文心一言是市场上唯一一家有能力对标OpenAI GPT的大模型;
第二季度,以阿里云通义千问为代表的本土大模型快速崛起;
第三季度,字节豆包大模型持续发力,成为头部APP;
第四季度,DeepSeek发布V3/R1模型,该模型一出,在世界范围内都引起了强烈震荡。
然而,在这场巨头林立、竞争白热化的AI赛道上,中国电信的强势突围,犹如一匹“黑马”杀出重围,除了引发行业震动以外,更无疑是给通信运营商的智能化转型打了一针“强心剂”。
中国电信的“逆袭”之路中国电信能够在烟硝弥漫的大模型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离不开电信在AI领域的高瞻远瞩和持续投入。早在2019年,中国电信就开始布局大数据和AI中心,为后续的大模型研发打下了牢固基础。
随后,电信完成1+1+1+N+M的布局,旨在推动智算云、通用大模型、数据底座等五大领域能力的融通互促。2024年,以星辰为品牌,电信完成AI总布局。

其中,星辰语音大模型是国内首个独立备案的语音大模型,具备强大的多方言识别能力,彻底突破了传统模型只能处理单一方言的技术瓶颈。
不仅如此,星辰语音大模型还深入智能会议、智慧办公以及智能语音机器人等多样化场景,成为推动智能化应用的“核心引擎”。
TeleChat大模型是电信自研的、央企第一个开源的对话模型。TeleChat大模型使用的是12B模型基座,大大降低了模型的幻觉率,提高了模型在智能对话、文本生成、图文生成等场景的可用性。

除了上述的大模型以外,电信还从小处入手,面向工业、教育、医疗、政务等领域推出32个行业大模型。2月24日晚,有中国电信漳州分公司参与建设的首名“AI公务员”“候喜”正式上岗;四川凉山应急局携手电信,打造翼知雨防汛预警辅助大模型,为用户提供更精准、高效的降雨预警...
运营商AI化的“破局者”中国电信的成功,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胜利,更是通信运营商在AI化转型中的一次里程碑式突破。长期以来,运营商在AI领域的表现相对低调,更多被视为“管道提供商”而非技术创新的引领者。
中国电信通过大模型技术的不断拓展优化,正在逐步实现从“管道提供商”到“智能引擎”的华丽转型。同时以“智”赋能,为千行百业的智能化发展注入新鲜动能。
在智慧家庭场景中,中国电信利用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为用户提供更智能的家居控制体验,真正实现了“智能生活”。

此外,中国电信在行业垂直应用中也走在前列。在金融领域,其大模型技术助力智能投顾和风控管理;在制造领域,提供智能质检和预测性维护解决方案,提升生产效率。
中国电信还将聚焦智能体技术,布局智慧城市和工业互联网。通过开发自主学习和进化的智能体,中国电信将在交通流量预测、环境监测、设备故障预测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拓展AI应用的边界,成为AI化转型的领跑者。

中国电信的成功,不仅是一次技术的突破,更是一次战略的胜利。通过大模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中国电信成功打破了“管道商”的刻板印象,成为AI化转型的“破局者”。
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电信有望在更多领域实现领跑,成为全球AI赛道的重要玩家。这场AI竞赛才刚刚开始,中国电信的“星辰”大模型,或许正是其迈向星辰大海的第一步。
我爱中国电信[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