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境况与时刻,以孤独为名的作品也有很多,其中尤以《百年孤独》和《心是孤独的猎手》最为出名,而前者更是享誉全球,是许多知名作家百读不厌的经典之作。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这本书本身就很奇妙。
首先,国内版本极其好选。公认最好的译本,是南海出版公司范晔所译。读这本书,你会有一种感觉,即使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用中文来写作,大概也会写成这样。从头到尾读下来,没有一个多余的字,堪称翻译界的经典。
其次,《百年孤独》装帧简洁、爽快,整本书就像是黑色的丝绒上面,用红色的锐利线条绣出热带的生物。没有前序,没有后记,没有任何一点多余的材料。就好像自知既是杰作,无须多言推介,更无须什么人给它增添光彩。
再次,与我们读过的许多长篇作品不同,《百年孤独》明确分为二十个章节,但却没有一个小标题。好似作者无意透露每个章节的主题,读者唯有一字一字读完,才能知道他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关于加西亚·马尔克斯,有一些事需要我们知道。在写《百年孤独》之前,马尔克斯已经发表过几部作品,甚至曾经想要写出与《百年孤独》主题类似的小说,但也许时机还不成熟,也许艺术之神还未降临。在一定范围内,人们知道马尔克斯很出色,但他还没有写出真正的杰作。
马尔克斯当时还不是一个专职的作家,与许多兼职作家一样,他需要一边工作养家糊口,一边抽出时间创作。
《百年孤独》的诞生一直有着传奇的蓝本,马尔克斯本来开着车与家人一起出门旅行,走到半路,他像是被催眠一样,掉转车头回家去,因为他想好了小说的开头: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这个开头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小说开头之一。与其并列的还有卡夫卡的《变形记》和与麦尔维尔的《白鲸》。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很快马尔克斯不再上班,将写作时间调整为每天精力最充沛的时间段,一改过去每天只能写一段文章的习惯,坐在打字机前文思泉涌。
作家毕飞宇曾经说过,没有一本书是白读的,没有一步路是白走的。这句话放在马尔克斯身上正合适。他过往的所有积累,他听过的那些故事,他读过的那些书,他亲身经历的往事,那些他想要写到作品里,却在过去没能成功实现的愿望,都在这本书里有了理想的呈现。
他找到了叙述的最佳角度,又在每个视角之间转换自如。这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故事,这简直是整个哥伦比亚、整个拉丁美洲的故事。每个人都能从这故事中找到自己的身影,每个人都能从其中品味到自己的孤独。
即便是多年以后的我们,也能透过翻译的文字,感受到心底天鹅绒般的隐秘情感被抚摸到的悸动与欣喜。
孤独,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群人的事情。身为人类,我们生而孤独。即便你有坚固的铠甲防身,即便你有富足的家世傍身,即便你能力超群,即便你美貌绝伦,孤独从不放过任何一个人的内心。
那些脆弱无助的自卑,那些无人理解的境遇,那些人群中的冷冷戚戚,那些独自面对呼啸而来的、寂静无声的孤独的时刻,总会在意想不到角落里造访。
而马尔克斯在这部作品里,编织出了六十种孤独,也许在不经意间,能够触达你的身体或者灵魂。
马尔克斯讲述了布恩迪亚家族四代人的故事,其中最主要的角色有六个。最初建立马孔多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他的妻子乌尔苏拉不仅寿命难以捉摸,还是另一半马孔多的建造者;他们的长子阿尔卡蒂奥、次子奥雷里亚诺上校;他们渴望爱情又总是闹别扭的女儿阿玛兰妲;以及来过多次,最后定居马孔多的吉卜赛人梅尔基亚德斯。
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时而游离,时而碰撞,故事走向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也缠绕着每个人无可回避的孤独。
书中的第一个孤独
马尔克斯的第一个“孤独”,写的是一艘被遗忘的帆船。
在奥雷里亚诺上校尚未出世的时候,他的父亲何塞曾经想要开辟一条连接马孔多与新兴发明之间的捷径。
他带领着当年创建马孔多的同一群人,向着他认定的北方进发。他们在森林里跋涉了快一个星期,带着猎来的鹿肉继续前行。又经过十多天的艰难跋涉,虽然精疲力尽,但人们依旧随着他们的领袖坚定地向前探索。
可是,经过一晚充足的睡眠,一觉醒来,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在茂盛的森林当中,居然静静地停泊着一艘白色的西班牙大帆船。船身微微右倾,桅杆完好,缆索与船身已被当地的植被覆盖。
书中这样写道,船身覆盖着一层由石化的鱼和柔软的苔藓构成的光润护甲,牢牢地嵌在乱石地里。整艘船仿佛占据着一个独特的空间,属于孤独和遗忘的空间,远离时光的侵蚀,避开飞鸟的骚扰。
“孤独”在这里首次登场,伴随着孤独的是永恒的遗忘。
赫然出现的大帆船让何塞大受打击。曾经,他历经苦难寻找大海,最后一无所获。如今他不想要寻找大海时,帆船却像一个失败的征兆,出现在他面前。
这艘帆船不仅是何塞前进路上的障碍,也是他有生之年孤独的象征。他回到马孔多后,开始狂热地准备搬家,要去寻找与科学更接近的居住地。
他的妻子乌尔苏拉坚定地阻止了他的妄念,让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在马孔多建立了坚实的生活。他已经有两个儿子,虽然他从来没有管过他们。其中一个已经长成了半大小子。
只不过,虽然他将满腹热忱用来教孩子们读写,给他们讲许多光怪陆离的课程,可两个儿子都没能真正理解父亲的内心理想,至少没能像吉卜赛人梅尔基亚德斯那样了解。
第二章里的四个孤独
《百年孤独》里的第二个孤独与何塞也有着莫大关系,或者说,是从他口中说出来的。
这个孤独牵涉到《百年孤独》里最重要的三个禁忌,一是家族乱伦,二是亡魂不死,三是解释了马孔多为何不准养斗鸡。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与妻子乌尔苏拉是有血缘关系的远亲。因为害怕生出被诅咒的、长着猪尾巴的后代,乌尔苏拉在婚后坚持穿贞节裤,不肯与丈夫圆房。
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创建马孔多,还居住在从前隐蔽的小村落。有一天在村里的斗鸡场,何塞赢了他的朋友普鲁邓希奥。普鲁邓希奥大怒,口不择言地讥讽何塞与妻子没有夫妻之实,何塞决心与朋友展开决斗。他回家取来了祖父的长矛,一记远投刺穿了普鲁邓希奥的咽喉。
那天晚上,何塞与妻子终于圆了房,但普鲁邓希奥的鬼魂从此开始在他们家里游来荡去。
何塞终于见到了朋友的鬼魂,看得出雨中的普鲁邓希奥内心伤痛,对活着的人充满眷恋。他对妻子说,他一定很痛苦,看得出他非常孤独。
从那天起,他决心远离被朋友的鬼魂眷恋的土地,开始了长途跋涉的远行之旅。
这就是马孔多的由来。
本章的另外三个孤独则都与何塞的长子阿尔卡蒂奥有关。
分别映射了情欲的孤独、分享秘密的孤独以及无法分享秘密的孤独。
阿尔卡蒂奥逐渐长大,母亲偶然发觉他已经长成了成年男子的模样,便拿这件事与常来家里帮佣的一个女子说起,殊不知却成就了阿尔卡蒂奥与特尔内拉之间的秘密“恋情”。
阿尔卡蒂奥也弄不清究竟是怎么回事,他被她吸引,夜夜悄悄前去赴约,夜不归宿。这件事被弟弟小奥雷里亚诺知道了,哥哥向弟弟分享了自己的秘密。小奥雷里亚诺开始每天提心吊胆地等着哥哥半夜回家,两人再聊天到天亮。
晚上常常不睡觉的后果可想而知。马尔克斯写道,很快两人都变得委靡不振,都对父亲的炼金术和智慧失去了敬意,都躲藏到孤独之中。
母亲认为兄弟二人是肚子里生了虫子,给他们熬制了难喝的汤药打虫。兄弟俩为了不暴露秘密,强忍着喝下药汤,并且努力向母亲证明的确有虫子被打掉。
共同的秘密不久便解体了,特尔内拉怀孕的消息突如其来地破坏了一切平衡。人群之中独处的秘密幸福没有了,深夜里偷偷摸摸的约会没有了,阿尔卡蒂奥好像变了一个人。他不再去找庇拉尔·特尔内拉,也不再与弟弟交谈,而是沉入了只属于自己的孤独。
这份孤独促使他走向他所遇见的最美丽的吉普赛女郎,也促使他一声不响地离开了自己的家乡。
马尔克斯决心写下他的童年记忆,透过马孔多人的眼睛,看透记忆中的世界。
他用无所不及的笔触与繁复的叙述腔调,编织了一张无穷无尽的网,将拉丁美洲、哥伦比亚之外的人们,牵引到了这个名叫马孔多的小镇上来。
死亡的孤独、青春的孤独、秘密的孤独,都是人生中无可避免的孤独。
这份孤独,是属于个人的,也是属于世界上每个人的。
你能读懂自己,就能读懂这份孤独,就能读懂属于你的《百年孤独》。
看巴西裔日本人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