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中八路军总部、120师、129师、晋察冀军区共计投入105个团,105位团长约有62位在1955年参加了大授衔,这62位团长55年被授予的最高军衔为中将,最低为大校,其中授中将的仅有7人。
这其中有3位来自120师,他们分别是120师358旅716团团长黄新廷、120师359旅717团团长刘转连、120师独立第一旅715团团长顿星云。

黄新廷的父亲黄登庸是他们老家的农会负责人,受父亲的影响,黄新廷早早地就参加了革命,最初担任少年先锋队大队长,1931年正式参加红军,半年后调往湘鄂西军校学习,他是那一期年纪最小的一位学员。
长征时期,黄新廷在红2军团的第12团担任团长,最初红12团充当先锋团,每日前进百里,几乎每天都要攻下一座城镇,到了过草地时,红12团又改作后卫团,负责整个红二方面军的收容工作。
当时部队缺粮严重,红12团也不例外,不过在黄新廷的努力下,红12团筹集到了400多斤青稞,因“筹粮有方”,红12团也是名声在外,贺老总还专门跑到红12团来“打牙祭”。

1938年,中央准备调集一部分抗大学员前往120师任职,黄新廷便是其中之一,并被任命为120师358旅716团团长,后来黄新廷指挥716团全歼了日军110师团135联队蚋野大队,首创中国军队一个团歼灭日军一个大队的纪录。
刘转连是八路军的第一批团长之一,120师成立之时便担任了717团的首任团长,717团由红6军团改编而来,但原红6军团军团长陈伯钧被任命为了359旅旅长,717团团长一职便由原红6军团模范师师长刘转连担任。抗战时期刘转连长期担任团长,直到1942年才调往359旅旅部任参谋长。
顿星云是在其叔父的影响下参加的革命,他的叔父是农协的骨干,在农协工作时,都会把顿星云带在身边,1930年顿星云参加了红军,后曾给贺老总担任过副官。和刘转连一样,抗战时期顿星云也曾长期担任团长,1937年底120师忻崞独立团成立,顿星云出任团长,之后顿星云还曾担任714团、715团团长。

来自129师的两位,分别是129师新编385旅第14团团长孔庆德、129师直属特务团团长皮定均。
孔庆德早年曾在国民党陈调元部当兵,1931年参加六安起义而参加红军,后曾任红四方面军第4军独立师、第10师师长。1938年孔庆德升任夜袭阳明堡的769团第二任团长,之后又先后调到129师冀豫游击支队第2团、129师新编385旅第14团担任团长。
皮定均因在中原突围中立下了大功,毛主席特批“皮有功,少晋中”,皮定均是在1929年参加的红军,曾担任红四方面军教导师第二团团长,抗战初期皮定均在129师随营学校第一营担任营长。1939年初,129师特务团成立,皮定均被任命为首任团长。

来自晋察冀军区的两位,分别是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第四团团长韩伟,晋察冀军区教导团团长唐延杰。
韩伟长征初期曾在红5军团第34师第100团担任团长,红34师有绝命后卫师之称,在湘江战役中红34师几乎全军覆没,包括师长陈树湘、师政委程翠林在内的多位师、团级干部均牺牲,韩伟是少数幸存者之一,抗战初期韩伟在抗大学习,1939年3月调往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第四团担任团长。
唐延杰早年曾在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军事班学习,红军时期主要在红3军团负责后勤工作,曾出任红3军团后方部部长,全面抗战爆发后,唐延杰最初在八路军总参谋部工作,后调往晋察冀军区工作,当时他是以军区副参谋长的职务兼任的教导团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