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偶后三年内,这五件事千万别做,否则影响一生
丧偶,这是人生中极为沉重的打击,就像生活中突然出现了一道巨大的裂缝,将原本完整的世界一分为二。很多人在丧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在丧偶后的三年内,有一些事情是千万不能做的,如果做了,可能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终生的负面影响。
就拿身边的例子来说吧。我的邻居李大姐,她的丈夫在三年前突然因病去世。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李大姐感觉自己的天都要塌了。刚开始的那几天,她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吃不喝,沉浸在无尽的悲痛之中。这种悲痛的情绪持续了大概一个星期左右,她就开始做出一些不利于自己恢复的事情。
第一件事就是过度沉浸在回忆里。李大姐几乎每天都会翻看和她丈夫的合影,看他们以前的信件、聊天记录,有时候甚至看着看着就哭一整天。这就像是在伤口上不断地撒盐。其实,回忆是美好的,但如果过度沉浸其中,就会让自己无法自拔。在丧偶后的第一个月里,这种回忆让她整个人的状态越来越差,身体也出现了各种小毛病,像失眠、食欲不振等。其实,在丧偶后的半个月左右,就应该尝试着慢慢把注意力从回忆中转移出来,去关注自己的生活。比如可以试着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整理房间,在整理的过程中也许能让自己稍微分散一下注意力,而不是一直困在回忆里。
再说说另一件事,那就是拒绝社交。李大姐在丈夫去世后的半年里,几乎断绝了和所有朋友的联系。朋友们来看她,她也总是避而不见。她觉得没有了丈夫,自己已经没有心思再去和朋友们相处了。可是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她的生活变得更加单调和封闭。她的生活里只剩下自己和对丈夫的思念。有一次,她生病发烧,身边连个帮忙买药的人都没有。其实,在丧偶后的三个月内,和朋友保持一定的交往是非常重要的。朋友可以在这个时候给予你温暖、支持和鼓励,让你不至于在孤独中越陷越深。
还有就是在丧偶后轻易地做出改变孩子教育方式的决定。李大姐和丈夫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些不同。丈夫在世的时候,对孩子比较严格,而李大姐相对宽松一些。丈夫去世后,李大姐觉得丈夫不在了,自己要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于是,她开始对孩子的管束变得非常松散。在半年后的家长会上,老师就跟她反映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而且在学校里也不像以前那么懂事了。这是因为丧偶后,情绪的波动会影响你对孩子教育方式的判断。丧偶后的第一年里,你可能会因为悲痛而做出一些冲动的决定,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另外,李大姐还做过一件傻事,那就是盲目地开始一段新感情。丈夫去世大概一年多的时候,有一个男人对她表示了好感,经常对她嘘寒问暖。李大姐当时觉得很感动,也觉得自己需要一个人来陪伴自己,就没有考虑太多就和那个男人在一起了。可是相处一段时间后,她发现两个人并不合适。而且因为有了一段新的感情纠葛,她和丈夫之间的回忆也变得更加复杂,她自己也很痛苦。在丧偶后的三年内,尤其是前两年,不要轻易地开始一段新感情。这个时候你可能还没有完全从失去伴侣的悲痛中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开始的新感情往往是不理智的。
还有一个例子是我的网友小王。他的妻子在两年前去世了。在丧偶后的第一个星期,他就像李大姐一样,不停地回忆过去。他觉得只要自己不停地回忆,就好像妻子还在身边一样。他每天看着妻子的照片,手机壁纸、电脑桌面都是妻子的照片。他也拒绝和朋友出去玩,朋友们组织的聚会他一次都没有参加。而且,他因为过度悲伤,在对待父母的态度上也发生了变化。以前他会经常陪伴父母,和父母聊天,可是丧偶后的半个月里,他几乎不和父母说话,父母问他什么,他也只是简单地回答一两句。这让他的父母非常担心,家庭关系也变得有些紧张。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概到丧偶后的半年左右,小王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开始尝试着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他首先是从整理妻子的遗物开始的。他把妻子生前的衣物、书籍等东西都整理好,放进了不同的盒子里。这个过程虽然很痛苦,但也让他逐渐接受了妻子已经不在的事实。然后,他开始主动和朋友联系,参加一些朋友间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受到了朋友之间的温暖,自己的状态也逐渐好起来了。
在丧偶后的第一年里,小王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也遇到了困难。他的孩子因为父亲的去世,变得很叛逆。小王一开始不知道该怎么办,他想起妻子以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但是又觉得自己做不到像妻子那样强硬。后来,他在朋友的建议下,去咨询了一些教育专家,学习了一些适合这个阶段孩子的教育方法。慢慢地,孩子的叛逆情况得到了改善,他也明白了在丧偶后的这三年内,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要慎重,不能因为自己的情绪而做出错误的选择。
在丧偶后的第二年,小王也遇到了一段新感情的诱惑。有一个离异的异性对他很有好感,经常主动约他出去。小王当时也有过心动的感觉,但是他想起前车之鉴,想起自己之前因为冲动做过的那些傻事,他决定要好好考虑清楚。他花了半年的时间来思考这段感情是否适合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地审视自己的内心。最后,他发现自己的内心其实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开始一段新感情,他还是希望能够先过好自己的生活,给妻子保留那份思念。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丧偶后只想着自己悲痛,而忽略了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我认识的一个人,姑且叫他老张吧。老张的老伴儿在三年前去世了。在丧偶后的一个月里,老张每天都沉浸在自己的悲痛之中,对家里其他人的关心也不够。他的孩子当时面临升学考试,压力很大,需要他的支持和鼓励。可是老张却因为自己的悲痛,对孩子的情况不太关注。他还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对家人发脾气。这导致家庭关系变得很紧张,他的孩子也因为他的态度受到了影响,在升学考试中的发挥也不太理想。
在丧偶后的这三年里,每一年的状态都会有所不同。第一年可能更多的是悲痛和难以接受,第二年可能会开始尝试着重新融入生活,第三年可能会逐渐找到新的生活方向。在这期间,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让情绪主宰自己的行为。
比如说,在丧偶后的大半个月里,可能会出现那种不吃饭、不睡觉的情况,觉得世界都失去了色彩。但这个时候一定要提醒自己,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这样才能有精力去面对未来的生活。像我邻居家的一位大爷,他老伴儿去世后,最初的大半个月里,整个人消瘦得很厉害,因为他不吃不喝。后来在儿女的劝说和强制下,他开始正常饮食,慢慢地身体也有了起色,精神状态也开始好起来了。
再比如说,丧偶后的三个月,可能会开始怀念过去的点点滴滴。这时候可以写日记,把自己的思念和情感都写下来,这是一种很好的宣泄方式。但是不能让这种思念一直泛滥,变成一种无法控制的情绪。我有位网友就说,他的妈妈丧偶后,他发现妈妈经常坐在那里发呆,沉浸在对爸爸的思念中。后来他妈妈开始写日记,把自己对爸爸的思念都记录下来,随着日记越写越多,他妈妈的心情也逐渐平静下来,能够更加理智地面对生活了。
丧偶后的第一年,可能会面临很多生活上的挑战,孩子的问题、经济上的压力、家庭关系的处理等等。这个时候我们要学会坚强,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这些困难。不能因为害怕困难就放弃,或者做出一些错误的决定。就像小王在丧偶后的第一年里,虽然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是他通过努力,慢慢地让自己的生活回到了正轨。
丧偶后的第二年,我们可能会对未来的生活有新的想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要慢慢地探索,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说,有的人可能会想换工作,想换个环境,重新开始生活。但是如果在这个时候,没有考虑清楚自己的实际情况,就盲目地做出决定,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困扰。
丧偶后的第三年,很多人都已经逐渐适应了没有伴侣的生活。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更加珍惜身边的人,也会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不要忘记过去的经历给我们带来的教训。我们要在这三年里,不断地成长,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
在丧偶后的这三年内,这五件事真的是不能做的。过度沉浸在回忆里,会让我们难以走出悲痛;拒绝社交,会让自己变得更加孤独;轻易改变孩子的教育方式,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盲目开始新感情,会给未来的生活埋下隐患;只想着自己的悲痛而忽略身边的人,会让家庭关系变得紧张。
那么,亲爱的读者们,你们身边有没有类似的故事呢?或者你们对于丧偶后的生活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和经历呢?欢迎大家讨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