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300多万年前的非洲草原上,你我的共同直系祖先南方古猿正蹲在蚁穴旁,用树枝钓出一只肥嘟嘟的白蚁,然后一口咬下去瞬间在口腔里爆汁,这种满足感让南方古猿眯起了眼睛。而当时的人类近亲黑猩猩,每天能炫800-100只蚂蚁,比当代打工人喝咖啡还勤快。
当然,除了黑猩猩外,大多数杂食性的灵长类动物都以昆虫为主要的肉食来源。但是,人类却在肉食来源上的变化越来越大,到最后昆虫竟然成了人类零食一般的存在,这究竟经历了啥呢?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杂食性的灵长类动物统一的把昆虫作为主要肉食来源其实是有道理的。我们以白蚁为例,100克的白所含的热量相当于3碗米饭(613大卡),而像蟋蟀这种个头稍大的昆虫其蛋白质含量是牛肉的2倍,所以,别看昆虫不大,但补充能量上却一点也不含糊。
其次,昆虫虽然体型不大,但是获取的难易度较低,什么草木的根部,树木的枝叶躯干上,都能发现它们的身影。除此之外,昆虫还自带维生素大礼包,铁、锌、B12等微量元素管够,毕竟杂食性动物对肉类是有需求,但不是主食,而昆虫可以满足基本可以满足这种需求。

不过,在所有杂食性的灵长类动物中,人类却“出轨”了,在其他灵长类动物经历了数百万年依然吃着昆虫补充蛋白质,偶尔能捡到一些其他食肉动物吃剩的肉时,人类的祖先突然挺直腰板说:"这破树枝老子不玩了!老子要大口吃肉!"于是,慢慢的昆虫成为了人类肉食来源中几乎等价于如今零食的地位,甚至到了如今,许多人看到各种昆虫难以下咽。
人类在这个过程中究竟经历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人类的“餐桌革命”。

昆虫曾经也是人类祖先主要的蛋白质来源,但是在经历了三次"餐桌革命"后,人类把虫子踢出了主要朋友圈。
第一次革命:直立行走的蝴蝶效应
人类并不是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人类(智人)才站起来的,我们将视线拉回到几百万年前,那时候人类最早的直系祖先南方古猿就已经站立行走了,只是当时它们只会站立行走,并不是常态,随着时间的推移,站立行走的比重越来越高。当真正站起来的那一刻,人类就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首先就是骨盆变窄导致胎儿早产,新生儿脑容量只有23%,对比我们的如今最近的近亲黑猩猩,它的宝宝出生脑容量就有45%;其次是大脑变"电老虎",什么意思呢?我们的大脑每天吃掉身体20%能量;最后是肠道缩短1/3,从12米缩到8米,腾出能量给大脑升级。
发现了吗?人类在直立行走后,需要的能量要比之前更多,这时候如果还靠吃昆虫续命,就像用5号电池给特斯拉充电——根本带不动!研究发现,人类每天要比猿类多吃400大卡才能喂饱大脑,相当于多吃2000只蚂蚁。虽然蚂蚁不难获取,但是每天多吃两千多只可是非常的耗时的。
但是,多出的这2000只蚂蚁能提供的能量,一块牛排就足以解决了,也就是说吃肉,吃大肉能更快速的解决人类对能量的爆炸需求。(相比较其他灵长类而言)

第二次革命:玩火玩出降维打击
正是因为这样,人类开始了与食肉动物一样的茹毛饮血的生活。但是到了距今约79万年前,偶尔能吃到山火烧死的动物肉的人类,终于得到了大脑的回馈-掌握了火攻技能,这次将昆虫直接打入了冷宫。
首先肉从生到熟,它的吸收率从50%飙到90%,相当于开了营养外挂;其次火烤昆虫惨变焦炭,蚂蚁一烤就成灰,蚂蚱直接变黑煤球;最后是寄生虫风险大跳水,生吃虫子32%概率感染,熟肉不到1%。
举个栗子:同样获取100克蛋白质,抓昆虫要花4小时,而猎头野猪能管全族三天,而且昆虫在人类控火的初期很难做到烧熟了还不烧焦,而大块肉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相比之下还更安全(寄生虫少了)。

第三次革命:驯化革命
到了距今一万多年前,人类开启了驯化之路,先是驯化各种植物,当人类种下第一粒小麦时,人类就和昆虫彻底闹掰了。
因为1公顷麦田=400万大卡,完爆昆虫的80万大卡(同等面积大密度出现的昆虫),当然这是素食食物。在人类驯化植物的同时,驯化动物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随着猪牛羊鸡等动物的驯化,人类逐渐的有了稳定的肉食来源。
与此同时,原本许多可以当零食吃的昆虫从零食变死敌,因为人类开启了农耕时代,许多昆虫对农作物是有危害的。这场革命最狠的是重塑了食物鄙视链——从此"肉食者"指贵族,"吃虫的"成了野蛮人标签。就像今天喝星巴克的看不上拼多多九块九包邮,古人吃上牛排后也嫌虫子low了。

人类在漫长的与昆虫的恩怨情仇中,对昆虫其实是逐渐的驱离的。首先是人类进化出昆虫识别外挂,比如黄黑条纹=死亡代码(黄蜂警告!),再比如超过4条腿自动归类危险物(许多带有毒性的昆虫),还有蠕虫警告,每秒3-5次扭动最让人起鸡皮疙瘩(想象一下粪便里的苍蝇幼虫-蛆)。
也就是说,昆虫逐渐的在人类食谱中占比减少的过程中,人类也逐渐的发现了它们的弊,本着趋利避害的本能,它逐渐的就被淡出了人类的肉食食谱。

其次是社交力。人类是群居动物,群居动物就有“王”,而王的判定标准其实也影响了昆虫的地位,随着人类进入石器时代,人类狩猎史拉开了帷幕。而狩猎野牛=力量值MAX,但掏蚂蚁窝就相当于战五渣,这种人显然是不会被族群所接纳的。
同时,在资源匮乏的原始社会,肉可是社交货币,200公斤牛肉能收买人心,但虫子只能独享。再加上求偶鄙视链,用兽骨做首饰的是高富帅,用虫壳的像捡破烂,更加将昆虫逐渐的变成了人们厌恶的存在。

从挖到一条虫子高兴的嗷嗷大叫到看到虫子发出尖叫,这其实是一部浓缩的人类进化史,它是人类从与野兽无疑的茹毛饮血的时代走向了地球生物链顶端的缩影。而这场300万年的饮食博弈告诉我们:进化是场豪赌,因为我们丢掉吃虫技能包,换来了称霸地球的大脑;文明会自我打脸。农业让我们摆脱昆虫,却陷入生态危机死循环;未来需要重启智慧,当2050年百亿人口挤爆地球,或许我们会重新蹲下,捡起曾被嫌弃的六腿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