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近海海域,一片深邃的海底正悄然崛起一座“数字宫殿”。2025年2月,随着新数据舱缓缓沉入30米深的海床,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智算中心集群正式启用。这一创新工程不仅标志着我国在海洋科技与数字经济融合领域的重大突破,更将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数字底座的“超级引擎”。

海南陵水海底智算中心集群的核心理念,是将传统陆上数据中心“搬”入海底。

利用海底低温(常年约5-10℃)、高压、无氧环境,以海水作为天然冷源,无需空调制冷系统。相比传统数据中心,每年可减少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节约30%以上电能,能源利用效率(PUE)低于1.1,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单舱可容纳超400台高性能服务器,以1MW外电配给提供1400PFlops算力(相当于每秒1400万亿次浮点运算),算力效率比陆上中心提升40%。

极致安全可靠:数据舱采用航天级密封技术,可抵御百年一遇台风;通过结构管充水实现水下精准安装,确保5年免维护运行。
集群当前算力相当于3万台高端游戏电脑同时运行,每秒可完成普通电脑一年的计算量,支撑基于DeepSeek的智能助手进行7000次会话。其应用场景覆盖三大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加速语言模型训练、推理,缩短开发周期。例如,复杂算法优化时间可从数月压缩至数周。游戏与元宇宙:提供海量图形渲染能力,支持8K画质实时渲染,提升玩家沉浸式体验。工业与海洋科研:助力深海装备仿真设计、海洋气候预测,推动海南深海产业与南繁育种研究。

海南出台《数据要素市场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构建“全岛算力一张网”。海底智算中心作为核心节点,将接入全国算力网络,成为省内外数据交汇的“接驳站”。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南繁育种等海南特色产业结合,形成“AI+海洋经济”生态。例如,通过智能分析卫星海洋数据,优化渔业捕捞路径。
相比传统数据中心,集群每年节省用电1.22亿千瓦时、淡水10.5万吨,为热带岛屿信息基础设施提供可持续发展范本。
海南陵水海底智算中心集群的启用,不仅是算力基础设施的革新,更是海洋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的生动实践。在这片碧蓝之下,一个“绿色、高效、安全”的算力新时代正在启航,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澎湃的数字动能,也为全球海洋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