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临刚刚即位的时候,虽然是皇上,却更像是一颗被用来制衡各个势力的棋子。
那时朝政虽然有着多尔衮帮忙辅政,但是当时的天下并不太平。外要提防残余势力的反扑叛乱,内有架空皇权的忧患、祖宗根基的顽固和满洲亲贵的阻碍。
而福临虽然有着治国宏愿,但曾经拥护他上位的满蒙亲贵却也成为他推行新政的最大阻碍,为了巩固皇权,维系和满蒙宗亲的关系,福临的婚事必须和满蒙联姻。
大玉儿亲自为他物色一个皇后人选,自己的侄女,他的表妹娜木钟。
但福临的内心已经有了喜欢的女人,那是在一次射箭比赛上,他认识了温柔端庄、美丽娴静的宛如,宛如的母亲是汉人,所以她身上也带着江南女子的秀丽婉柔,和满蒙女子一比,多了一份典雅。
她在福临射箭脱靶的时候,用手帕轻轻擦了擦福临的手,然后柔声替他解围“皇上一定是手滑了”。
这份温柔和关怀,是福临在母亲大玉儿身上都很少体会到的,正因如此,福临从小的时候就深深的记住了宛如。
之后两人一起放风筝,风筝缠在一起,然后一起远远的飞走了,暗示两人之后互相缠绕的一生。
后来宛如随父亲南下,福临没有亲手送出自己想给宛如的礼物,他只能将这份礼物好好珍藏起来,同样束之高阁的也有自己爱人的心。
多年以后,福临再次遇到宛如,哪怕隔了很多年的时光,福临还是爱上了她,他和宛如相互认定,矢志不渝。
福临想让宛如做她的皇后,可惜皇后哪是那么容易做的,这个提议立马遭到了大玉儿和蒙古亲贵的反对,毕竟大清离不开蒙古四十九旗的效力,福临身为皇上对此心知肚明,他知道博尔济吉特氏是最合适的皇后人选,但他不喜欢这个表妹,觉得她傲慢张狂,更重要的是他不想做一个傀儡皇帝,不想在国事上被各种掣肘,选择自己心爱的女人也不自由。
同样想要宛如的还有福临的弟弟博果尔,这个年少时和他争地位,长大以后和他争宛如的人。博果尔没有争得帝位,但是他得到宛如的机会却比福临要大得多,毕竟博果尔身上没有肩负联姻的重任。
因为这件事情,大玉儿也很难做,一方面是满蒙亲贵的压力,一方面是福临的心愿,大玉儿也想把宛如赐给福临做妃子,但是架不住贵太妃想为儿子争儿媳妇,哥哥吴克善想为女儿争皇后,大玉儿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宛如和福临早已互通心意,她喜欢福临,但也不想无端卷入朝局之中,更不想福临和大玉儿难做,但她也是一个身不由己的女人,她躲避过、抗争过,但福临拼尽全力想要和她在一起的决心让她终于决定坦然面对自己的感情。
福临本想坦白,但他以为大玉儿已经和贵太妃、舅舅吴克善达成共识,于是他慌了害怕了,江山皇位他都不要了,他和宛如私奔,被追了回来。
之后他和博果尔发生了争执,情急之下出手打了博果尔一个耳光,为了平息事端,大玉儿不得不拿出“和硕襄亲王”的尊贵头衔来安抚贵太妃,贵太妃欢喜得很,但是博果尔却感觉到分外屈辱。连带大玉儿的赏赐也变成了最大的讽刺。
少年人的爱恋就是这样,心高气傲,冲动敏感,什么金银玉器、权势名位和失去的面子比起来不值一提。
博果尔不堪受辱,于是在八旗子弟的嘲笑指点中跳崖了,那一刻死亡成了他最后的体面,他临死前诅咒了福临和宛如。
之后娜木钟进宫,被封为皇后,宛如进宫,被封为贤妃,生子之后又成了皇贵妃。
一入宫门深似海,备受宠爱的宛如遭到了皇后的欺凌,更是为了让大玉儿宽心,宛如默默忍下一切,每天晨昏定省,跪在门前,大玉儿自然知道宛如无辜,同为女人,她理解宛如的身不由己,但她是皇太后,身在其位,她的态度会影响全局,为了安抚各方,她只能摆出一副高高在上、不理睬宛如的态度来平息现在的风波。
宛如心知肚明大玉儿的难处,但她坚信来日方长,大玉儿一定会重新接纳她。可她忘了后宫的暗流涌动、险象环生,即便她有福临的宠爱,也挡不住暗箭难防。
娜木钟对宛如嫉妒不已,又嫉妒她的宠爱,又嫉妒她生的孩子被福临称为第一子,对失去后位的恐惧和对孩子失去皇位争夺权的担心包围着她,于是她铤而走险,害死了襁褓中的四阿哥。
失去孩子的宛如,身体和精神遭受了极大的打击,她知道孩子是被害死的,但她没有追究任何人,只是心里默默对孩子说,来世再也不要投身帝王家。
之后宛如的身体也垮了,长年在深宫的心力交瘁,让她再也支撑不住倒下,她每天都捧着一本佛经,然后嘴里念念有词:一口气不来,往何处安身?
宛如知道已经时日无多,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福临,她知道福临对自己用情至深,担心自己走后福临也跟着自己去,于是她叮嘱福临做个好皇帝,不要让大玉儿忧心。
宛如去了,福临的心也跟着走了,他像着魔了一样,不顾祖制和大玉儿的劝阻追封宛如为端敬皇后,之后又将自己彻底封闭起来,隔绝了整个世界。
以前他坐在皇位上没有感觉到一丝快乐,因为有了宛如陪伴,才让他有了继续做皇上的动力。可是现在没有宛如,他只觉得自己身后空无一人,即便坐拥天下,也是高处不胜寒。
于是在一个漆黑的午夜,心如死灰的他看破红尘,头撞钟声来到寺庙准备出家,声势浩大到惊动了大玉儿,看到痛苦至极的福临,大玉儿连夜赶来,强忍着悲痛和他诉说起这些年登上皇位的不易,他们母子为了天下安定,牺牲了太多太多,现在大清的基业就要断在这一把剃刀上了吗?
可是福临只是悲怆的喊道:这个皇帝谁爱做谁做,反正我不做,当皇帝太痛苦了。
大玉儿根本留不住去意已决的福临,哪怕不让他出家,他也失去了继续生活的希望,之后福临还是随宛如去了,离开前,他呢喃道:我看你们谁还能留得住我?
金庸先生曾经说过:情深不寿、慧极必伤、强极则辱。
我觉得这句话是对董鄂妃和福临一生最好的概括。
因为活的太真实,爱的太深了,所以在充满虚假谎言和云波诡谲的宫城里注定是一场悲剧。
福临自幼就深受皇权枷锁,而宛如此后便成了他人生中唯一的光,他们的感情既是因为炽热忠诚的爱恋,亦是对皇权桎梏下的深刻反叛。
福临爱的轰轰烈烈,宁舍江山也要守护内心唯一的净土,却不知集宠于一身,也是集怨于一身。而宛如聪慧剔透,明知道深宫险恶,仍旧用飞蛾扑火的姿态成全福临的一往情深,最后在丧子之痛和宫廷斗争中香消玉殒。
他们在冰冷的皇宫中相互依存,成为彼此唯一的慰藉,可是越是用力相拥,越是不得圆满。
而金庸先生说的那句“情深不寿、慧极必伤”也是他们爱情最生动的注脚——帝王独宠一人是错,妃子专宠一身更是错,因为皇城的天空从来容不下纯粹的爱与恨。
作者:人间一妙人,图片版权源于电视剧《孝庄秘史》,侵删致歉!文章分析以电视剧《孝庄秘史》为准,原创不易,禁止搬运,侵权必究,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