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关于俄乌战争的立场,已经十分明确了。而且,现在有愈演愈烈之势。在特朗普与普京直接对话之后,后续“细致化”的行动接踵而至。
2月16日,俄罗斯外交部发布消息称,在美方倡议下,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通电话 。双方会谈要点如下:
俄美双方愿努力恢复基于相互尊重的对话;
双方同意定期接触,包括为俄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做准备;
两国外长商定保持沟通渠道,以解决两国关系中积累的问题;
讨论了停止奥巴马执政时期开始收紧俄罗斯驻美外交使团工作条件的政策;
双方同意组织一次专家会议,以商定为消除俄美外交使团工作中各自所面临障碍采取的措施;
双方重申在乌克兰和中东局势等国际热点问题上合作的承诺。
不知道川粉们看完这些会谈要点之后,还会幻想特朗普会调转船头,对乌克兰进行援助吗?昨天提到了泽连斯基礼貌性地拒绝了特朗普政府的提出的矿产协议——里边要求乌克兰授予美国50%的未开采矿产储备的协议——当下详细信息进一步揭露,原来内容里没有任何安全保障的协议。
很想知道,特朗普在拿到乌克兰如此大规模的矿产之后,协议里到底有没有“拿武器来换”。想必即使有,也不会多了。否则的话,乌克兰不会拒绝。原因很简单,大规模提供武器,就是一种变相的安全保障。
之所以如此肯定特朗普想“白拿”,还有下边一件事。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乌克兰特使凯洛格星期六(2月15日)说,欧洲不会在俄乌和谈中占据一席之地。
虽然在后续的谈话中,凯洛格试图安抚欧洲,说这并不意味着欧洲的利益没有被考虑。但是傻子都知道,如果欧洲不坐在谈判桌上,仅让乌克兰自己出面,那么他们难免就会被美俄合起伙来欺负。
欧洲的态度很明确,他们必须出席。芬兰总统斯图布在慕尼黑告诉记者:“没有欧洲人,我们就无法就乌克兰、乌克兰的未来或欧洲安全结构进行讨论或谈判。但欧洲需要团结起来,少说多做。”
是的,欧洲的确应该少说多做了。其实反过来想,欧洲为什么如此在乎以及迁就特朗普,直到现在都没有与其彻底撕破脸?还不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俄乌战争打了不是一年,而是三年。直到现在,又有多少国家将军事开支的比重大幅度提升的?为什么,要寄希望美国援助乌克兰武器?说白了,还不是欧洲各国没有大规模开动“生产线”,产能低下造成的。
如果在战争伊始的时候,欧洲就有“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的意识,将军事产能给提上来。此刻,他们还又何必要听特朗普的叨叨,还能当面被万斯“羞辱”吗?
当然,以欧洲的总体势力来讲,亡羊补牢还不晚。正如同泽连斯基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所言的:
让我们坦诚地说——现在我们不能排除美国在威胁欧洲的问题上说‘不’的可能性。许多领导人已经谈到了需要建立自己的军队的欧洲——一支欧洲军队。昨天在这里,美国副总统明确表示——欧洲和美国数十年的旧关系正在结束。从现在开始,事情将有所不同,欧洲需要适应这一点。
万斯说,欧洲最大的敌人在内部,并且还拿他在慕尼黑看到的恐怖袭击说事。但是欧洲人应该知道,移民只是芥藓之疾,他们最大的敌人,或者更确切地说北约成立的目标是为了防备谁,难道还需要再多言吗?既然此刻乌克兰这么能打,将世界第二军拖入了“阿富汗式”的战争泥潭,还不放手一搏、一劳永逸地解决威胁,更待何时?
而恰恰就在特朗普绥靖政策如火如荼的时候,他就迎来了一记响亮的耳光。这记耳光不是欧洲各国的强硬态度以及世界舆论的猛烈批评,是在战场上的。
凤凰卫视战地记者卢宇光的立场,大家都清楚。即使他,都不得不承认:俄乌在波克罗夫斯克展开激战,乌军已连续数日进攻,取得了小规模战术胜利。
首先来看地点,波克罗夫斯克。这个地方,俄军猛攻了多少时间了?印象当中,将近一年了吧。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俄媒以及他们的鼓吹手们,不止一次说乌军伤亡惨重,俄军即将拿下此地。但是现在呢?乌军却展开了反攻,还是连续数日,并取得了战术胜利。
在形势最为凶险的波克罗夫斯克,乌军都能够展开反攻,遑论其他战线了。这无疑深刻地表明:俄罗斯早已经是强弩之末了。特朗普本应该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他却成为了骆驼的拐杖。
在这点上,就不得不让人想起希拉里。当初,她与特朗普进行总统竞选辩论的时候,就指出“特朗普是某人的傀儡”。现在来看,真是先见之明啊。
当然,不可能每个人都有希拉里的那种智慧。但是,也不能蠢得像胡锡进一样。看看下边网友对胡锡进的评价:明明知道特朗普的终极目标是谁,却对俄罗斯熬出来欢呼雀跃,这不是傻吗?
一直以来,总是有一种基调,说俄罗斯会“挡风遮雨”。这些人对历史无知的可怕,俄罗斯从来不会为任何人挡风遮雨,关键时刻他们最擅长的是捅刀子。即使不看历史,难道不读“消息”吗。
在他们如此困难的当下,他们的手还不闲着:不知道汽车关税的事,不知道中欧列车的事,还不知道图们江上又要建大桥了吗?
同样愚蠢,还有下边这位乌克兰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