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s,澳门,西方妇女参观澳门广兴鞭炮厂。美国摄影师Harrison Forman 哈里森·福曼 摄
1950s,澳门工人在广兴鞭炮厂包装烟花。
1950s,澳门工人在广兴鞭炮厂制作烟花。
在澳门的历史长河中,鞭炮厂曾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20世纪50年代,它们不仅见证了澳门工业的兴衰,还承载着无数澳门人的集体记忆与生活点滴。那个时代,鞭炮业不仅是澳门的重要经济支柱,更是许多家庭赖以生存的手工业之一。
早在19世纪中叶,澳门的鞭炮业便已初具规模。1863年,澳门本地鞭炮厂的出现标志着这一行业的正式兴起。然而,真正的繁荣期要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当时澳葡政府大力扶持工商业发展,鞭炮业借此东风迅速崛起,产品远销东南亚和美洲,成为澳门经济的亮点。特别是在50年代,随着澳门对其主要原料硝征收低税及劳工费用低廉,鞭炮业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成为澳门最大的工业行业之一。
1950s,澳门广兴鞭炮厂仓库里堆放的鞭炮。
鞭炮的生产过程繁琐而危险,但它却是一门精细的手艺。每一个制炮做炮的工序,都由一个专业的部门负责,确保了产品质量。
1950s,澳门广兴鞭炮厂制作鞭炮的女工。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澳门的工业结构开始发生转变。制衣、针织、电子等新兴行业逐渐崛起,开始取代传统的手工业成为澳门经济的主导力量。同时,由于环保和安全意识的提高,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限制或禁止鞭炮的燃放,这使得澳门的鞭炮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到了70年代,澳门本地鞭炮市场已经走向衰落。到了80年代,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环境的改变,澳门的鞭炮业终于走向了末路。
我这里不少的老照片、老版宣传画
喜欢我发的文章,就请关注一个,还请经常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