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岁李保田现状:定居山东衰老明显,儿子李彧长得像父亲“翻版”

七公子的娱乐说 2025-04-26 13:12:32

79岁的李保田,最近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是在儿子李彧的短视频里。

镜头里,他穿着一件旧夹克,佝偻着背,在书房里慢慢踱步。白发凌乱,脸上褶子密布,走起路来缓慢而沉稳。那曾经威风八面的“刘罗锅”,如今只剩满脸沧桑。

他在山东荣成定居多年。家不大,却摆满了书和画。书桌上放着自刻的木雕,墙上挂着自己画的油彩画。安静地看书、画画、做饭,是他的日常。

他不常出门,不接戏,也不上综艺。娱乐圈早已没有他的身影。街坊邻居说,这老头特别低调,除了每天遛弯,几乎不出小区。

可要说起他年轻时的那股子狠劲儿,还真没几个演员能比。

01

李保田出生在江苏徐州。父亲是军官,母亲是医生。家里规矩多,对他要求也严。他却偏不走寻常路。

十几岁的时候,别人都想着读书考学,他却迷上了戏曲,天天往戏园子跑。有次偷溜进去看戏,被父亲当场抓住。一顿皮带伺候,换来的是一句冷言:“你不是唱戏的料。”

他一气之下离家出走,进了地方剧团。剧团生活苦得很,同龄人排挤,吃不饱、睡不好。他不服气,就咬牙练功,哪怕饿得头晕眼花,也不肯服输。

四年后,病倒住院,恰好和父亲在同一家医院。夜里,他醒来,看见父亲悄悄来给他掖被子。那一眼,成了他心底最深的印象。等他病好想回家时,父亲却已经去世。

那一刻,他明白了什么叫遗憾,也明白了什么叫责任。

回到剧团后,他更加拼命。后来考上中戏,毕业后留校当老师。那时他已经三十多岁,影视圈里叫得出名字的年轻人一抓一大把,但他不急。他沉得住气,接了不少小角色,一点点磨演技。

35岁那年,他演了《凤凰琴》,才开始被注意。到了四十多岁,《宰相刘罗锅》让他彻底爆红。一夜之间,成了家喻户晓的“老戏骨”。

可也正是这时候,他开始不合群了。

拍戏的时候,他要求极高,哪怕一个眼神不到位,也要重来。合作的演员受不了,有人说他太较真,有人说他难相处。

他不管这些。他认准了,戏比天大,不能糊弄。

02

感情上,他是个特别克制的人。

结婚多年,从不对外秀恩爱。他老婆很少公开露面,就连婚礼照片都没几张。他不爱热闹,连自己儿子的婚礼都没去。

理由很简单:那天在拍戏,不能请假。

儿子李彧,长得跟他一个样,高鼻梁、单眼皮,一看就是“复制版”。从小受父亲影响,也走上了演艺这条路。

考中戏那几年,李彧连着考了三次都没过。他求父亲帮忙走关系,结果被拒得干脆:“考得上就上,考不上就接着练。”

后来李彧终于考上了,也开始接戏。可演了几十部,始终红不起来。观众记得“李保田”,却常常忘了“李彧”。

他没怨父亲。说起来,还挺佩服那股子轴劲儿。

有一次,两人合作拍戏。李保田当着全剧组的面数落儿子,说他演技太水,连情绪都没到点上。李彧一度气得想走人,但最终还是咬牙撑下来。拍完戏后,他说:“我爸是个狠人,但也是真正把我当演员对待。”

婚后,李彧娶了个小16岁的四川姑娘,生活过得还挺甜。虽然没大红大紫,但踏踏实实,挺自在。

03

如今的李保田,不再是荧幕上的“刘罗锅”,而是山东海边的一位普通老人。

身子弯了,背驼了,声音也没了当年的中气十足。但他的眼神依旧清亮,画画依旧认真。

他不喝酒、不抽烟、不接广告、不上节目。有人说他“怪”,他说:“不怪怎么活得明白?”

房间里挂着他画的《残荷》,线条粗犷却不失灵气。他说,这画是给自己画的。老了,残了,但还是要挺着。

他也还写字、听古典音乐,偶尔跟朋友通信。对浮华的事,一概不理。

有人说他固执,有人说他过气。他不在意。他早就不靠娱乐圈吃饭,也从不看谁的脸色。别人争名逐利,他只求清净一隅。

他活得不算风光,但绝对硬气。

说到底,他是那种不肯被流量吞没的老派人。他的标准,或许太高;他的性格,或许太拧。但那种不讨好、不妥协的劲儿,却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东西。

他没说过自己伟大,但他的选择,早已说明一切。

0 阅读:9

七公子的娱乐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