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跌营收稳,大众加码在华投资破局新能源转型|年报

说车蓝莓酥 2025-03-17 05:54:37

大众2024年在华销量同比下降10%,全球营收微增,未来三年,加码投资布局新能源转型

文|宋立伟

编辑 | 赵成

3月11日,大众汽车集团(下称:大众集团)发布2024年业绩。数据显示,该公司全球销售收入3246.6亿欧元,同比微增0.7%,但营业利润降至191亿欧元,同比下滑15%。在销量方面,全球累计销售新车903.7万辆,除中国市场同比下滑10%,其他地方几乎都与2023年持平。

这与中国汽车市场格局变化不无关系。2024年,合资品牌零售份额在中国市场跌至新低,仅剩27.5%,相比巅峰时期的60%几近腰斩。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下称:乘联分会)统计的车厂零售TOP10里,合资车企仅剩四个席位。其中,大众汽车集团依然是零售份额累计最高的外资企业,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零售加总,市场份额达到12.2%,虽然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但整体仅次于比亚迪。

尽管如此,该公司在华表现依旧面临考验。年报显示,在中国市场,大众集团2024年销量274.2万辆,同比下降10%,市场份额下降2个百分点。

这也进一步降低了其在中国市场的整体收益。数据显示,2024财年,大众集团在中国合资经营成果中的比例降至17亿欧元,相比2023年的26.21亿欧元下滑9.2亿欧元。要知道,这是最近十年来,大众在中国利润最少的时候。不过,大众集团对这一成绩仍然表达了认可。

制图:宋立伟

大众集团CFO阿尔诺·安特利茨认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他们发现在盈利能力和成交量之间有了一个健康的折中方案。

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也表示,合资车厂的在华表现符合大众集团年初的预期。他坦言:公司感受到了中国激烈的价格竞争的影响,同时也承认,在中国,销量下降、大量车型发布相关的成本增加以及交付瓶颈对大众的经营业绩产生了负面影响。

据阿尔诺·安特利茨介绍,未来两年,大众集团将专注于对本地新车型的开发和市场推出,公司希望这些车型在设计、技术和成本方面具有绝对的竞争力。在这一背景下,大众集团预计,中国的利润在2025财年最初将下降至5亿至10亿欧元,然后从2025年底开始趋于稳定,并在未来几年显示出明显的积极趋势。

事实上,自2022年以来,大众汽车集团已公布的在华投资约500亿元人民币。其中,仅2024投入金额就高达190亿元人民币(25亿欧元),主要用于拓展其位于合肥的生产及创新中心。

结合大众集团全球销量数据,不难发现,中国市场的销量仍然占其全球约三分之一份额,依旧是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单一市场。这也更加坚定了大众集团继续践行“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决心。

成本优化抵御销量压力

放眼全球,除中国市场外,大众集团在其他地方的汽车销量与2023年持平。2024财年,大众集团全球累计产品销量903.7万辆,同比下滑3.5%。尽管产品销量有所下降,但由于金融服务部门的销售收入有所改善,使其销售收入同比微增0.7%,达3247亿欧元。由此实现营业利润191亿欧元,相当于营业利润率为5.9%。不过,这一表现相较于2023年的7%,下降15%。

制图:宋立伟

对此,阿尔诺·安特利茨表示,这主要受集团重组影响。据悉,2024财年,大众集团业务这笔费用总计达26亿元欧元。

“2024年是充满各种挑战的艰难一年。我们正在有系统地优化成本结构,并进一步增强我们的财务稳健性。”奥博穆说。

分板块来看,大众集团在乘用车业务上实现营业利润114亿欧元,销售回报率5.3%;在商用车板块营业利润42亿欧元,销售回报率9.1%;在出行业务上,营业利润31亿欧元,同比下降18%;在软件板块CARIAD上,销售额增长23%至13亿欧元,大众集团表示这主要得益于1.2软件平台的推出。

在核心的乘用车板块,大众集团将品牌划分为三个品牌阵容。其中,核心品牌阵营由大众、斯柯达、SEAT/CUPRA等品牌组成,进取品牌阵营则以奥迪、兰博基尼、宾利、杜卡迪为主,以保时捷为主的则被划分为豪华运动品牌阵营。

其中,在乘用车部门内,核心品牌组合的销售额增长了2%,达到1400亿欧元,营业利润为69.61亿欧元,比去年下降了4%。核心品牌组合的利润率为5%。其中,大众品牌作为核心品牌集团的关键,2024年新车销量310.9万辆,营业收入882.62亿欧元,销售利润为25.87亿欧元,利润率为2.9%,再次凸显了重组的紧迫性。

而斯柯达表现最为亮眼。2024年,该品牌盈利23.05亿欧元,相当于用大众三分之一的销量,实现了几乎相同的利润规模,营业利润率达到8.3%。

进取品牌组合以奥迪集团为主,其在全球销量达到 112.3 万辆,相比2023年128.2万辆的销量成绩有所下滑,同时,营业利润降至39亿欧元,同比下滑38%,利润率为6%。

阿尔诺·安特利茨表示,利润率下滑的原因在于残值效应和与布鲁塞尔工厂相关的费用总共产生了20亿欧元的负面影响。如果扣除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后,利润率将超过9%,处于稳健水平。

运动豪华品牌保时捷汽车在 2024 财年全球销售了 31.3万辆,2023年同期为 33.4万辆。保时捷的销售收入从2023年的373 亿欧元略微下降至 364 亿欧元,营业利润收缩至 53 亿欧元。在营业利润率上,其在2024年达到了14.5%,比去年下降了4.1个百分点。

尽管如此,大众集团始终强调公司现金流量稳定的重要性。梳理历史数据不难发现,从 2019 年初至2024年三季度,大众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已经从281.13亿欧元,上涨至513.97 亿欧元,涨幅高达82.8%,这显示出集团在现金储备管理上的积极成效,为应对市场不确定性提供了更坚实的资金后盾。

谈及2025年,大众集团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该公司预计2025年集团的销售收入将增长高达5%,而营业销售回报率预计在5.5%至6.5%之间。从2025年开始,大众认为自身将进入“加速之年”“2025年是大众汽车集团新实力展现的一年。”奥博穆表示。

中国份额触底,电动化战略加速突围

作为大众集团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在业绩发布会上,中国被反复提及。

2024年,中国车市的风向彻底改变。新能源车以绝对优势席卷市场,自主品牌凭借技术创新和智能化迅速崛起,而合资车企却在激烈的竞争中陷入困局。

乘联分会统计显示,2024年新能源车的市场渗透率已达到47.6%,其中自主品牌渗透率高达70%,而合资品牌仅为7%。

2025年,合资品牌的压力将更大。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预计,2025年,中国车市预计总销量将增长至234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占比将进一步攀升至57%。这意味着合资车企赖以生存的燃油车市场空间将被进一步挤压。因此,2025年也被业内视为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发展的分水岭。

毫无疑问,2024年是入华四十年的大众集团经历过的最艰难的一年。“中国市场面临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价格战。我们预计这一趋势2025年还将延续,甚至还将加剧。”大众汽车集团负责中国区业务的管理董事、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判断。

在他看来,2025年,随着市场价格的不断走低,众多车企面临着盈利难题。“大众集团不会不计代价地追求销量增长。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竞争不是冲刺跑,而是一场马拉松。”贝瑞德强调,对大众集团来说,市场份额并非评判业务成果的唯一标准,盈利水平才是首要考量因素。

过去几年,合资品牌在华普遍承压,大众集团也不例外,但这并不影响其继续加大在华投入。近年以来,大众集团在优化调整成本结构的同时,不断加大本土研发投资并深度绑定地平线、小鹏汽车等本土合作伙伴,并在合肥建立聚焦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研发、创新与采购中心。

因此,尽管2025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大众集团依旧充满信心。“2025年对大众汽车集团来说,将是‘交付之年’。”贝瑞德表示,2025至2027年,大众汽车集团将在中国推出超过40款新车型,其中超过半数为新能源汽车;到2030年,集团计划在中国市场提供超过30款纯电动车型。

责编:张生婷

0 阅读:0

说车蓝莓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