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战年代,我国涌现了很多优秀将领,有的将领一生都在部队中生活,国家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在哪里。
而在半个多世纪中,杨成武将领就是其中一位将领,他跟随部队转战南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都战争,战争是残酷的,子弹是不长眼睛的,而在抗战中多年以来,杨成武将领经历过4次负伤,每次都差点要了他的性命。
正是因为杨成武将领智勇双全、浑身是胆,被毛泽东称为常胜将军“赵子龙”,可见他是打过硬仗的人。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多年的抗战中,杨成武将领曾先后失去了3个孩子,建国后动乱,他又失去了母亲、大女儿和妻舅。
在这样的背景下,杨成武将领难过至极,但生活还要继续下去,建国后依旧为国家做贡献,赢得了众人的称赞。
除了杨成武将领的家人,他心里还装有的士兵们,1986年长征胜利50年之际,杨成武将领前往四川泸定县故地重游。
说起泸定县,就不得不提起飞夺泸定桥,当年这场战争取得了胜利,这是当时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但同时也牺牲了很多人。
这场战争就是杨成武将领指挥的,当时天气恶劣,暴雨导致山洪呼啸,在这样的情况下,杨成武将领带领战士们打赢了这场战争。
但在1986年的时候,这里早已没有了战争,而且当天风和日丽,但那些牺牲的战友再也看不到这样的场景了。
想到此处,杨成武将领不禁热泪盈眶,感慨说:“战友,咋就剩我一个,你们都在哪里?”
【杨成武老将军在战争年代】
想起这些,杨成武老将军还想起了很多事情,当年很多战士都是为了一口吃的而加入革命,那时候的日子是真的苦。
先说杨成武自己,他于1914年出生在福建省长汀县,家庭比较寒酸,照他自己的话来说,生活就像“冬天的白菜”,冷冷清清。
尽管如此,但杨成武始终没有抱怨过,或许是因为从小的经历,他总是比同龄人成熟,也知道知识改变命运。
在没有读书的条件下,杨成武则在田间地头翻看书本,心中立下志向:“总有一天我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随着中国社会动荡不安,人民逐渐意识到国民政府的腐败无能,杨成武的心中也燃起了对社会变革的渴望。
在1930年的时候,杨成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开始了革命生涯,也正是因为参加了革命,让他从黑暗的社会里看到一丝光明。
杨成武是农民,因此也最了解人民,之后在村庄中宣传革命思想,组织更多的农民站起来反抗压迫,当时的他深受农民们的喜爱。
抗日战争爆发后,杨成武踏上了战场,那时候的他也没有什么经验,像个“愣头青”一样指挥,尽管如此,但他很谨慎,不会让战士们白送性命。
而当抗日战争全面打响后,很多农民群众会把仅剩下一点的粮食支援给前线,人民群众也纷纷将自己的丈夫、儿子送上战场。
杨成武将军看到这些很是感动,因为他也有着这样的身份,于是他给自己部队立下一条规定:永远不能扔下人民群众和老百姓。
日军当年在大扫荡狼牙山的时候,一小队人民群众害怕日本人,非要跟着杨成武的部队走,这对于部队是一种“累赘”。
当时很多人都不想待着,可杨成武说出一句话:“无论局势再困难,我们也不能丢下人民群众,更不能让他们自生自灭。”
正是这句话,之后部队里再没有人说反对的话,这就是我们的杨成武将军,他是人民的将军,值得尊敬。
而要说到杨成武将军的贡献,莫过于当年的飞夺泸定桥...
【杨成武飞夺卢沟桥】
在1935年5月25日,红军先头部队凭几艘小船成功渡过大渡河,但当时水流过急,保不准期间发生什么事情,大军不可能都依靠这小船过河。
在同一时间,蒋介石命令当地军阀部队死守大渡河,在这样的背景下,前方的战士们想办法过河,杨成武率领红4团奔向泸定桥。
当时因为泸定桥被国民党占领,我们为了不让他们发现,只能沿途前往,期间山峰陡峭,恰好还下了一场大雨,红4团的勇士们一路艰难行军。
赶到泸定桥后,红军先是打退了西岸桥头的敌人,杨成武当初准备渡河,但往下一看就吓坏了,山洪呈褐红色,渡船或者泅渡根本行不通。
当时站在他们面前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夺取泸定桥。
在这样的背景下,团长黄开湘、政委杨成武心一横准备夺桥,一声令下后,红四团立刻朝对岸开火,后来更有22位夺桥勇士冒着生命危险冲上泸定桥。
随着22位勇士的冲锋号响起,其他战士当即和敌人发起激战,而敌人也疯狂反扑,不断有援兵赶来。
此战打了2个多小时,双方损失众多,敌人的援兵一批又一批,我们的援兵后来也到了,最终泸定桥成功夺取,我们胜利了!
但遗憾的是,当时冲桥的22位勇士全部牺牲,上级为每人发了奖励,四川还为他们建造了泸定桥纪念馆。
在这个纪念馆里,路边竖立着22根石柱,这代表着夺桥突击队的勇士们,后来杨成武也经常会来这里看望他们。
其实在那个年代,每个战士都过得辛苦,杨成武将军虽然活下来了,但他也经历了生死瞬间,平反后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杨成武替工人说话】
但在1997至1998年的时候,因国家局势的变化,国企单位面临着下岗潮,这就倒是大量的工人失业。
在这样的背景下,杨成武老将军站出来说了一句话:战争年代依靠老百姓,现在却让下岗工人自生自灭,我不同意。
当然杨成武老将军也不是无理取闹,他认为在工人下岗的同时,国家应该解决一下他们未来就业的问题。
虽然国家的变化是未知的,工人下岗也是社会的必然现象,但杨成武老将军肯为人民说话,在这点上就值得尊敬,因为他心里面始终装着人民。
2004年2月14日,杨成武将军去世,享年90岁。
在告别仪式上,很多人民自发前来送将军最后一程,当时人数众多,甚至不得不采取限流和管制的手段。
杨成武老将军,人民群众永远不会忘记您!致敬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