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任财务总监党荣毅参与、实施财务造假,违法情节严重,除被处以350万元罚款外,还将被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上市超30年的东方集团走向了退市。
这家公司被认定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股票将自3月18日起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风险警示, 实际控制人张宏伟则被终身禁入证券市场。
另一方面,公司股价在经历连续数日跌停后已触及1元退市红线。
这意味着,东方集团将面临重大违法及面值的双重退市危机,本身的资金债务危机,以及投资者的巨额索赔等风险。
1
连续多年财务造假
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3月16日晚间,东方集团公告收到证监会发出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认定公司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上交所随后向公司发出通知,公司股票将自3月18日起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风险警示,后续将根据最终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依规实施退市。
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显示,2020年至2023年,东方集团出于维持农产品贸易市场占有率、满足融资需求以及业绩考核等目的,通过人为增加业务环节或虚构业务链条等方式,长期开展农产品融资性贸易和空转循环贸易。
上述虚假销售业务导致东方集团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分别虚增营业收入约38.97亿元、48.65亿元、65.43亿元、8.25亿元,占各期对外披露营业收入(更正前,下同)的25.20%、32.05%、50.44%、13.56%,分别虚增营业成本约38.75亿元、48.44亿元、65.3亿元、8.24亿元,占各期对外披露营业成本的23.74%、29.57%、45.43%、11.45%。
根据处罚告知书认定的事实,东方集团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触及了上交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年度报告财务指标连续3年存在虚假记载”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由此被启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程序。
根据《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公司股票将于3月17日停牌一天,并自3月18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期间,公司将每5个交易日披露1次进展情况,并就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进行特别风险提示。后续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后,公司股票将被停牌,等待被做出终止上市决定。对于严重财务造假触及退市情形的上市公司,上交所将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坚决出清此类“害群之马”,捍卫市场正常秩序。
2
从严从快查处造假行为
东方集团财务造假具有系统性、隐蔽性,多名董事、高管参与其中。经过细致缜密的调查,造假真相水落石出,等待其的是严厉的追责和惩戒。公司及8名责任人将被累计处以3900万元的高额罚款。
其中,张宏伟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指使、组织公司财务造假;孙明涛先后作为公司时任董事长、总裁,组织、参与、实施财务造假,违法情节特别严重,两人除分别被处以1000万元、500万元罚款外,还将被作出终身证券市场禁入的顶格处理。时任财务总监党荣毅参与、实施财务造假,违法情节严重,除被处以350万元罚款外,还将被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公告显示,党荣毅2017年6月至2024年4月任东方集团财务总监,自2022年4月起任东方集团副总裁,期间主管东方集团财务工作和融资工作,知悉东方集团相关贸易业务实质,参与业务审批及部分闭环资金转账,签署东方集团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并保证年报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党荣毅简历如下:
党荣毅,男,1969年出生,硕士,注册会计师。曾任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东方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哈尔滨东大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副总监、财务总监。现任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东方安颐(北京)城镇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董事,东方优品健康食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东方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东方粮仓有限公司董事,东方集团粮油食品有限公司董事。
据东方集团2022年年报,党荣毅2022年度薪酬为114.90万元。
2024年4月30日,东方集团发布了《关于选举副董事长及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变动的公告》。公告显示,党荣毅先生因工作调整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财务总监职务,辞职后,党荣毅先生仍继续担任公司副总裁职务。董事会同意聘任田春磊先生担任公司财务总监。
上述处理,彰显出对财务造假“零容忍”,组织、指使、参与、实施造假行为的责任主体均难逃法网。该案处罚力度之大,震慑之深,足见监管机构严肃惩治财务造假、净化市场生态的立场与决心。
近年来,针对财务造假的行政、民事、刑事立体化追责持续强化。2024年4月颁布的新“国九条”提出,严肃整治财务造假等重点领域违法违规行为。2024年7月,证监会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加大全方位立体化追责力度,加强对“关键少数”及构成犯罪配合造假方的刑事追责。2024年全年,证监会查处包括财务造假在内的信息披露违法案件135件,同比增长17%,居各类案件数量之首,持续体现打击财务造假的高压态势。
今年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与证监会联合召开“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新闻发布会,分别发布了一批涵盖财务造假等违法类型的行政执法及证券犯罪指导性案例。财务造假案件达到刑事立案标准的,相关责任人员在行政处罚之外,还将被相应追究刑事责任。
3
资金危机早已出现
东方集团爆雷始于去年6月。
2024年6月18日,东方集团公告称,由于关联方财务公司流动性紧张,公司16.4亿元存款遭冻结。上交所紧急下发监管函,直指相关资金是否被控股股东挪用。
尽管张宏伟打算采取包括但不限于资产处置等方式支持东方财务公司化解流动性资金不足问题,但这并未打消监管部门疑虑。
仅仅4天后,证监会便以 “涉嫌信披违法违规”对东方集团展开立案调查。公司时任总裁孙明涛,董秘康文杰等,还因未按规定履行关联交易审议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被出具警示函。
6月25日,因为75万元工程款还不上,总资产超362亿元的东方集团被债权人申请重整。
值得一提的是,东方集团账面货币资金长期维持在30亿元以上,其中2022年末为48.02亿元。
东方集团表面看似资金充裕,却在2024年爆出16.4亿元存款被冻结,陷入了“有钱却动不了”的资金链危局。
据统计,截至2024年上半年,包括货币资金在内,东方集团受限资产总计达280.99亿元,占总资产的78.53%,而这些资产主要用于质押借款。
雪上加霜的是,截至去年三季度末,东方集团短期借款50.60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36.94亿元,也就是说,公司一年之内需偿还87.54亿元的债务,而彼时公司账上的货币资金只有13.66亿元。
实际上,东方集团的流动性问题早有端倪。
公司2023年年报曾被出具“非标”意见,原因之一就是控股股东的资金问题。

来源:同花顺
资金链吃紧的背后,是东方集团2021年至2023年连续三年业绩巨亏,营业收入也呈腰斩下滑态势。
面对业绩巨亏和资金链的重压,东方集团选择了造假。
证监会调查发现,2020年至2023年的4年间,东方集团财务数据存在严重不实,涉嫌重大财务造假。
界面新闻注意到,在涉嫌造假的四年当中,东方集团前三年营收均在百亿元以上,而2023年骤降到60.81亿元。
净利润方面,东方集团2020年盈利,另外三年合计亏损42.72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东方集团营收7.29亿元,净利润1.02亿元。
如此大的财务数据反差,不得不让人生疑。
据多位投资人士对界面新闻分析,结合已公开的信息看,东方集团财务造假案或涉嫌虚增收入、隐瞒关联交易、虚构利润等行为。其中,公司在关联财务公司东方财务的16.4亿元存款被冻结,不排除是流向控股股东,构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另据东方集团3月6日披露,由于公司流动资金紧张,无法按期将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的6.29亿元募集资金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
对此,东方集团解释称,“近几年,受房地产市场下行、原材料价格波动、消费持续低迷等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持续亏损,融资渠道收窄,资产处置进度缓慢导致资金回笼未达预期,公司债务负担持续加重,流动资金紧张,存在债务逾期、被银行等金融机构宣布贷款提前到期以及诉讼等情况”。
END
来源 | 财能无界综合整理
声明 | 文字内容来源于网络;非原创文章不代表本号观点,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