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国产航空新篇章!
2023年5月28日,C919的商业首航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尽管如此,网络上对于这款国产大飞机的质疑声依然此起彼伏。
**“这不过是个组装品,一旦关键部件供应受阻,整个项目将面临崩溃。”**这样的评论在社交媒体上不绝于耳。然而,面对这些质疑,许多网友以幽默的态度回应:“如果你能做得更好,那就来试试看。”
国之利器,非同小可
回顾C919的发展历程,2003年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在经历了重大的国家安全事件后,国家领导层下定决心,无论如何困难,也要研制出自己的大飞机。
从立项到商业运营,C919经历了20年的磨砺。这20年间,无数航空人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如今,C919不仅安全飞行超过一万小时,还成功将50多万名旅客安全送达目的地。
对于那些称C919为“组装品”的声音,我们不妨看看波音这样的行业巨头,其65%的零件也是在全球范围内采购的。这是全球化分工的体现,关键在于是否有核心技术,能否将这些零件有效整合。
产业链的联动效应
C919的诞生,带动了22个省市、200多家企业、近20万人的参与。这些企业中,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既有传统航空企业,也有新兴科技公司。
大家共同努力,开发了许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C919在复合材料的使用上已经达到了12%的比例,这在同级别飞机中是非常出色的。
安全性能的严苛考验
谈到C919的安全性,有些人总是持怀疑态度。C919从2017年首飞到2022年获得适航认证,经历了5年的严格测试,包括高温、严寒、大风、雨雪等各种极端天气。
市场与乘客的认可
C919已经获得了超过1300架的订单,其中确认订单占了60%以上。这充分说明市场对C919的认可。
自主可控的未来
结语
C919的成功,不仅是航空工业的胜利,更是国家工业体系、创新能力和人才储备的胜利。C919的飞翔,证明了我们在这些方面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为提高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文中部分观点仅为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