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张图,
这轮行情爆发以来,恒生科技ETF持续被净赎回,
但上周五终于见到明显的回头钱了,被净申购6.3亿份,是近期规模比较大的一次单日净申购。

01
这意味着啥呢?
带大家捋下恒生科技ETF的份额变化,也顺带看看背后市场情绪的变化。
白线是行情,黄线是基金份额变化,有这么几个经典名场面:
1)对中概信仰特别足,短期涨也好,跌也好,我就是要抄底,发生在2022年10月之前。
就是图中红框圈出来的地方,不管行情涨还是跌,恒生科技ETF的份额持续增长,从17亿份增长至300多亿份。

相似的一幕也出现在其他中概互联ETF上。
比如易方达的这只,
突然被翻了牌子,从30亿份增长到350亿份,然后被紧急限购,一天只能买100元。不知道多少小伙伴还记得这事,当时抢中概就和去年抢QDII一样,到处都在问哪有额度...

2)信仰打折,涨了我卖,等跌了再买,中概神话不再,发生在2022年11月到2023年12月。
我贴下恒生科技ETF份额变化的细节图,
蓝框是2022年11月,那是信仰时代最后的余光,虽然11月初行情反弹了很多,但还是有很多资金买入。
之后逐渐变成了上涨卖出(红框),等回调再买入(绿框),这节奏一直持续到2023年12月。

3)垃圾中概,毁我青春,涨也卖,跌也卖,发生在2024年后。
2023年8-12月的下跌是基民对中概的最后一次大规模买入,但不曾想,2024年初竟然被一棍子闷杀了,这极大打击了基民的热情,当时谁不骂一句“垃圾中概,毁我青春”,对中概的操作也变成了“涨也卖,跌也卖”。
2024年2月初,信心最弱的一批人选择在底部止损,倒在黎明前(第一个绿框)。
2024年4-5月,中概出现了一波行情,一个月内大概涨了25%,引发了更多人赎回(第二个绿框)。
2024年9月中旬,港股先于A股反弹,9月10日到9月30日,恒生科技ETF涨了37%,引发了新一轮赎回(第三个绿框)。
而且,这轮赎回在10月行情企稳后还在持续,可能是接近很多人的回本线,不想再折腾了。

然后是第四个绿框,
2024年12月初,中概出现了一波小反弹,涨到了11月初的高点,把11月挖的坑埋上了,立马引起了新一波强赎回,一直持续到2025年2月中旬。
也贴下细节图,
2024年12月2日到2025年2月17日,恒生科技ETF涨了27%,但基金份额却从417亿份减少到了311亿份,少了106亿份,被净赎回25%。

然后是情绪企稳,
2月18日到2月26日的最高点(目前为止),恒生科技ETF又涨了9%,但赎回潮却停止了,基金份额曲线纹丝不动,成了一条直线。
是想赎回的人都走了吗?
从2023年12月26日的份额最高点,到2025年2月26日,恒生科技ETF的份额从497亿份被净赎回到312亿份,少了185亿份,被净赎回37%。期间,恒生科技ETF涨了70.7%。
美国逆向投资大师约翰 · 邓普顿曾说:行情总是在绝望中诞生,在怀疑中成长,在乐观时成熟,在陶醉中结束。”
此时此刻,再读这句话,别有一番体会~
02
话说回来,
投资者在恒生科技ETF上赚到钱了吗?
我们估算下,
蓝线,是买了这只基金的基民的平均持有成本。
红线,是基金的实际净值。
得益于下跌中不断补仓,基民的平均持仓成本约0.6,基金的最新净值是0.76,基民整体是赚的。

而且仔细看红框圈出来的几个地方,
2022年12月、2023年6月、2024年5月,前文提到的几次赎回都和“回本出”有关,当时行情反弹到了基民平均成本线附近。
至于2024年9月后的大规模、持续赎回,恐怕和不少人“浮盈颇丰,同时又怕行情再跌回来,先落袋为安”的心理有关,赎回的小伙伴可以评论区聊聊,看是因为啥赎回~
还有2月14日后的赎回停止,并在2月28日趁着转为大幅净申购。
我的理解是,
1)意志不坚定,想赎回的人可能已经走的差不多了。
2)行情的强势超出很多人的意料,怕筹码抛出去后将来没法以更低的价格接回来。
3)想赌一波上涨。
不知道哪种心理更强一些,但认为“这波上涨改变了很多人对中概的悲观预期”应该没啥错。
最后,贴下中概ETF的净赎回情况。
几只规模比较大的ETF,平均被净赎回了37.5%~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