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命而生》好评如潮,导演陆川口碑回暖,赶上了好时机!

娱乐熊出没 2025-04-20 10:08:14

《借命而生》已经播出五集了,虽然故事仍然尚未完全展开,但已经好评如潮了。

或许有人早就注意到了,该剧的导演是陆川,曾经因电影《749局》而遭全网群嘲的中年男人。平心而论,陆川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导演,执导过《黑洞》、《可可西里》、《寻枪》以及《南京!南京!》等高水准的影视作品。

舒适区

于是问题就来了,既然陆川如此出色,为什么会拍出《九层妖塔》、《749局》这样的烂片呢?

答案恐怕只有一个,陆川不擅长执导科幻题材,现实题材影视作品才是其的舒适区。其实不止陆川,国内很多知名导演皆是如此,往往无法兼顾剧情与特效,导致最终的成片沦为“四不像”。

究其原因,个人以为是审美的固化,目前国内导演的主力军是70后,他们这一代人对于科幻题材影视作品的认知还停留在2010年之前,那个年代的影视作品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逻辑和细节比较粗糙。乍一看惊为天人,但以现在观众的视角去审视,可谓漏洞百出,也就是网友所说的“直击智商”。

譬如1992年上映的《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绝对算得上香港武侠片的巅峰之作了,可现在再去二刷的话,便会发现其的制作水准与抗日神剧无异,甚至不敌影视鄙视链最底端的古偶剧。尽管《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不属于科幻题材,但正所谓一叶知秋,足以反应出不同时代的影视作品客观上的的确确存在着差距。

换而言之,陆川心目中科幻影片的样子满足不了观众当下的期待,至少落后了一到两个版本。

好时机

至于《借命而生》,显而易见回归到了陆川的舒适区,同类型的影视作品,其还从来没有让观众失望过,所以值得追剧党的期待。重点在于当前的时机,年初相关部门提出了“完善司法惩戒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实质性开展惩戒工作”,此举无疑有助于《借命而生》以较为宽松的尺度过审。不排除会像电影《第二十条》一样,起到示范性作用,推动有关法规的改革与落实,肩负起一定程度的宣传责任。毕竟没有人愿意看到“呼格吉勒图案”再次重现,一条无辜的年轻生命成为了冤假错案的牺牲品,铸成了无法弥补的悲剧。

如此一来,就能够提升《借命而生》的观赏性,避免出现影视作品想要揭露社会的阴暗面,却又不得不遮遮掩掩的现象。当然了,大家最期待的效果应该如同《人民的名义》那般,剧中李达康在办事窗口坐立不安,现实中的事业单位马上就得整改,这才是好剧对社会的贡献。

结语

最后想说,希望《借命而生》能够维持住现有的水准,千万不要虎头蛇尾!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0 阅读:36

娱乐熊出没

简介:想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期待能与更多的网友有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