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从平凡变卓越,光有高智商还不行,还得要有高逆商

梁先森说 2022-10-27 18:10:54

之前看过一部原先并不十分看好的电影,叫《自由作家》,没想到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故事背景发生在美国,刚转行到威尔逊中学做老师的格鲁威尔小姐,到学校报到的第一天,校长就跟她说起了学校的辉煌史。接着说自从学校实行自愿混合后,他们损失了75%优等生,情况大不如前了。

格鲁威尔小姐淡然一笑,有点调皮而又自信地说,“我就是为这个混合项目而来的,那一定会非常刺激”。自然,她就接管了一个问题班。

由于种族歧视、等级观念等种种社会偏见对这些学生的影响,他们都对社会极端不满,充满仇恨情绪。一些人甚至参与贩毒、抢劫、伤人,并私藏枪械,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面对这样一群问题青年,格鲁威尔显然有些准备不足,她没想到管理好这群学生会有那么大的困难。

事先学校管理层都觉得没有更好的办法,交代格鲁威尔小姐一切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进行就好,并且对那群问题青年的改进也不抱太大的希望。

但格鲁威尔小姐发扬了许三多的精神,不抛弃不放弃,以孔子那样的一颗仁爱之心,有教无类,去影响每一个人。为了能与学生靠得更近,她甚至不惜做小丑。

在没有校方的支持下,自己绞尽脑汁去想出了一系列打破常规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把问题一个接一个解决掉。

尽管旧问题解决了,新困难又不断出现,但她始终没有气馁,甚至爱人离她而去,她还在忍痛坚持。

开始没有一个学生喜欢她,甚至憎恨她,取笑她。最后班里的每一个人都发生了改变,脱胎换骨,并把她当“妈”一样崇敬。

格鲁威尔小姐叫每个人把自己成长的故事写下来,集结成书,叫《自由作家之书》,据说剧本就是根据一本真实的日记改编的。

这样的故事情节其实已算老套,香港蛊惑仔电影里类似情节早就有。但这一部所选取的题材却更真实,细节也更动人。

也让人深刻地了解到,要干好一件事情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总会是问题连着问题。当问题出现时我们不要一味的埋怨,我们要积极应对,善于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读了别人的故事,自然也想到了身边的事情。

“人手严重不足,设备太过残旧,车辆空调不行,采访途中老抛锚……”,栏目的兄弟姐妹常常都在谈论着这些问题。有时甚至一叹二嗟三幽怨。

其实每办一件事都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有些甚至是无法预料的。而真正有能耐的人不会过多去埋怨,就会马上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一本书的名字叫《办法总比问题多》,里面就列举了种种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打开新局面的方法不可能只有一个,当一堵门被封上时,就应该打开一扇门,结果一定会豁然开朗。一味的埋怨只会使困难越放越大,压力无限增加,情况越来越糟。

既然没有后路,我们为什么不鼓起勇气往前冲呢?做一个自怜自艾的小怨妇,也太令街坊笑话了,而靠哭哭啼啼去赚取别人的同情,那就更让人瞧不起。如果还没开始想办法,就在这怨天尤人,连自己都不免要鄙视自己。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困难和问题是我们工作和生活中时时会有,处处存在的。困难并不可怕,问题也不可恨,关键是你如何着手想办法去解决。

逆境和成功,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没有人可以绕过逆境获得成功,也从来没有人能够一步登天,永享盛世。请记住一句话“失败者找借口,成功者找方法”,不想做失败者的话,大伙都赶紧想想办法吧!

这是一个机遇与危机并重的时代。变化不断,挑战不止。面对莫测的未来,我们更需要拥有抗打击的能力,学会正确地识别和应对逆境,培养提升个人复原力和韧性,而逆商水平正是这一能力的体现。

逆商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思想家、心理学家保罗·史托兹 (Paul Stoltz),他还写了一本叫《逆商》的书,教大家如何通过训练提高自己的逆商,解决工作生活和人生中的各种问题,大家不妨读一下。

心理学上认为,一个想要成功的人必须具备高智商、高情商以及高逆商。而逆商则决定了人身处逆境时面对困难的能力和心态。

一个乐观的人,必然比一个悲观的人更容易走出阴影;一个隐忍的人,必然比一个浮躁的人更懂得蓄势待发的力量。前文说到的快递小哥汪勇和格鲁威尔小姐的故事,都给我们提供了有力的例证。

人生难免起落,逆境保持从容。逆商,其实是整合了智商和情商,又统一反映于面对逆境时的行动与反应。逆商的高低,也决定了你在这个充满变数的社会和飞速发展的时代中究竟能走多远。

一起努力,一起共勉!

0 阅读:2

梁先森说

简介:简书签约作者。世事洞察,人情练达,皆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