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档的影院向来不缺热闹,更不缺炮灰烂片,但万万没想到,今年的清明档烂片的头牌,竟然是肖央的《阳光照耀青春里》!本以为终于不苦大仇深你的肖央一头扎进了“精神病院”会带来新的传奇,毕竟肖央上一部《误杀3》可是狂揽9.3亿,还是大家已经对“苦大仇深”的他审美疲劳的情况下!
可是,《阳光照耀青春里》在阳光明媚的清明三天假期里,只收获了400万出头的票房,至今上映一周还是不到500万的票房,预测总票房更是连800万都不到,都赶不上《误杀3》的零头…这战绩,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清明档传统保留节目—低成本恐怖片的票房呢!
《阳光照耀青春里》票房信息(4月6日中午)
肖央粉丝可别说《阳光照耀青春里》和《一路平安》一样遭受了非常困难的处境,清明假期第一天,院线可是给了8.2%的排片的,很可惜《阳光照耀青春里》只拿到了257.39万的票房,占比只有1.6%,三天下来90000多场的排片,比重映的《热烈》要多一倍多,可是票房,《热烈》已经1200多了,要比《阳光照耀青春里》的票房翻了三倍,要知道,《热烈》可只是重映啊!
《热烈》和《阳光照耀青春里》票房对比
肖央领衔,还云集了众多实力派《阳光照耀青春里》为何沦落到如此地步,或许,真应了那句话:肖央这次‘疯’得彻底,但观众钱包没疯。
实验性叙事:观众一脸懵,导演自嗨爽?这部电影为啥扑街,最主要的原就是这迷一样叙事,美其名曰“实验性叙事”。
影片里,肖央饰演的程序员何立为被老板送进精神病院,和一帮“病友”上演荒诞反抗。因为电影的前期宣传,观众们了解导演想用黑色幽默解构现实,可是导演呈现的是:病友们用摩托车排气管炸爆米花、秋千荡着荡着就飞上了天,甚至手臂伤疤还能“长”出绿叶……这些画面乍看挺炫,但好像和黑色幽默并不沾边,更像“爱丽丝梦游仙境”。
而这样的超现实桥段太多,使得主线剧情被冲得稀碎,于是就有了很多观众看完电影的一致反映:主角到底要干嘛啊!2个多小时看了个寂寞,让人怀疑自己是不是也有点“精神病”!或许就像电影里的那句“谁还没有点问题”一样,影片想反映的是当下社会普遍的问题,但问题是,导演把这种“不正常”拍得太飘,观众连共情的抓手都找不到。这不纯粹就是导演的自嗨嘛?
肖央转型:演“不正常”上瘾,观众真的看够了除了叙事,肖央的“不正常”也是让观众审美疲劳了!众所周知,肖央是演喜剧出圈的,但他这几年却俨然成了“悲情专业户”:《误杀》里为女复仇的父亲,《浴火之路》里寻子的绝望男人,这次又演了个被职场逼疯的程序员。虽然演技依旧在线,但观众早已经开始审美疲劳,本以为这次题材不一样,或许能有所改变,结果一看又是苦大仇深,也难怪在影评里有人留言:“肖央能不能演点正常人?”
更尴尬的是,这次他饰演的“疯子”角色,不仅悲,而且特别紧绷感。片中何立为从崩溃到觉醒的转变,全靠台词硬拗,很少有细腻的心理铺垫。这种表演,放在大屏幕上,只会让观众觉得没有层次,觉得角色特别单一,甚至有点像纸片人。
要知道,肖央作为戏剧演员出身,在松弛度上一直很不错的,他早年《唐人街探案》里的喜剧角色坤泰,松弛搞笑,即使不是主角,也让人记忆深刻,而在看看《阳光照耀青春里》的他,不禁让人感叹:曾经的肖央去哪了?
肖央饰演的坤泰
宣发翻车:文艺片非要装“高级”?导演”嗨“了,演员”疯“了,宣发也”翻车“了!讲道理,清明档期是适合文艺片,但文艺片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要有人能看得懂的!
可是《阳光照耀青春里》非要不走寻常路,是要把文艺高级到底!预告片里满屏“社会寓言”“精神困境”的标签,把观众吓退三丈。路演时主创们大谈创作理念,还找了不少明星站台,一向情绪外放的杨超越甚至直接说说角色状态“像吃了云南菌子”!这样的宣发,能吸引多少想看电影放松的正常人呢?
杨超越参加路演
不过或许《阳光照耀青春里》的宣发团队真的吃了没熟的菌子,感觉自己在象牙塔里,非要把“关注边缘群体”的使命感硬塞给观众,还觉得这是观众想要的!结果连一二线城市的文艺青年都不买账——北京、上海票房占比不到5%,远低于《误杀》系列!
这样一系列的操作下来,电影还能有几百万的票房,真的已经是不容易了!但这部电影的失败,绝对不是文艺电影的宿命,他只是给所有热衷”实验电影“的导演提了个醒:想用精神病院隐喻职场压迫?没问题,但得先讲好一个故事。
导演曾海若说创作灵感来自精神病院真实调研,但结果拍出来的效果却像“魔幻现实主义PPT”。只能说,讲不明白故事,野心再大,演员再强,也都毫无用处,一阵热闹之后,最后只剩自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