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祥:哥哥姐姐离家出走后,他带着精神病母亲去上学

晓评天下 2022-02-25 13:43:03

文/红尘人间客

他是逆境里成长起来的山里娃,父亲因病早逝,哥哥姐姐离家出走,母亲遭受打击精神失常,他以稚嫩的肩膀扛起家中重任。

那时的他脑里只有一个念想,读书。

他不知道读书能带给自己什么东西,但他内心读书的欲望就很强烈,他要走出大山,他要与命运做斗争!

一、

那个走出大山又回到大山的“山里娃”就是刘秀祥,如今的他是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也是高三历史课老师和高三(5)班的班主任。

每天下课后,他总要匆匆赶回家照顾生病的母亲,数十年如一日。

刘秀祥的母亲患有精神疾病,整天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即使是亲儿子,也很难跟她沟通和交流。

虽然母亲身患疾病,但对刘秀祥来说,母亲就是她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是他从小成长的精神支柱。

面对生病的母亲,刘秀祥没有抱怨,他说:“我母亲这样让我变得更加的坚强,更加的勇敢。”

刘秀祥从小带着病母求学的经历,在当地传为佳话,每个人提起刘秀祥都是满满的称赞与感动。

刘秀祥也常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励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考入大学,他将自己比作《熊出没》里的光头强,说自己是打不死的小强。

1988年,刘秀祥出生在望谟县某座小山村里的一户普通农户家,刘秀祥是家中老幺,他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

当时他们一家六口人,就幸福地生活在一座简陋的小木屋中。

一切的变故发生在刘秀祥4岁那年,父亲突发疾病,一直不停地拉肚子,去医院也治不好,病了一年就早早离世。

年幼的刘秀祥并不知道父亲去世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但是母亲的变化让他感受很深。

父亲的离世对母亲打击很大,母亲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病,精神状况时好时坏,发病的时候总是大声吼叫,要不然就拿着石头去砸屋顶上的瓦片。

刚开始的那几年,刘秀祥还有哥哥姐姐照顾他。

兄弟姐妹在一起种菜放牛,轮流照顾母亲,年长点的哥哥姐姐偶尔出去打点零工,赚些生活费,也能勉强维持生活。

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维持多久,刘秀祥家里又发生了变故,因为不堪窘迫的生活,刘秀祥的哥哥姐姐们相继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信。

那时的刘秀祥才读三年级,原本热闹的一家只剩下他和母亲两个人,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全落到小秀祥身上。

刘秀祥没有任何抱怨,勇敢地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照顾家庭的重任。

每天天还没亮,刘秀祥就已经起床砍柴刨地了。

不仅要砍够一天用的柴,还要在早上刨好地种上玉米蔬菜,以后的每天早上,刘秀祥照常给菜浇水施肥。

干完农活,刘秀祥要给母亲把饭做好,然后走两个小时的路去上学,回来的时候继续走两个小时的山路。

路程遥远,但在和小伙伴们的嬉闹中,时间也并没有那么漫长。

小学毕业后,刘秀祥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重点中学,这就意味着他要离开母亲去县里读书,离家上学,那母亲怎么办?

读书和母亲刘秀祥都无法割舍,不得已之下,刘秀祥决定带着母亲进城读书,他说:

“我一定要带着她进城!”

未来的生活应该怎么办?两个人吃什么?住哪里?

衣食住行一切都是问题,村里的乡亲们都不赞成刘秀祥的做法,甚至断言刘秀祥不出一个礼拜就得回来,可刘秀祥下了狠心。

他带着母亲来到父亲坟前,在父亲的坟前跪下起誓:

“爸,我带着妈妈出去了,我一定要把妈妈的病给治好,我要给妈妈一个温暖的家,如果我混不成个人样,我绝不回来!”

二、

带着对读书无比坚定的信念,刘秀祥带着母亲走了近四个小时的山路,来到了县城。

没有地方住,刘秀祥就在学校山坡上就地搭了个棚子,所有的经济来源全靠捡废品。

一个星期能搞到十多块钱二十块钱左右,也就能维持生活。

有时候刘秀祥还会去工地打零工,只要能赚钱的活,刘秀祥都干,搬砖头、抬水泥、和泥浆、卖报纸,不管多苦多累,刘秀祥都咬牙坚持。

柴米油盐酱醋茶,刘秀祥的生活里只有油盐。

有时候连油都没有,只有盐和别人卖剩不要的菜叶,用口铁锅架水一煮,再加点盐,也就能填肚度日。

就这样,在刘秀祥的坚持和努力下,他初中毕业,顺利考上了临县的一所高中,他依然带着母亲一起读书生活。

高中的时候课业比较繁重,每天晚上下课完成功课后,刘秀祥继续出去捡废品,从晚上十一点一直忙到早上四五点,回家简单地洗把脸,又接着去上课。

因为长期熬夜,营养不良,刘秀祥的身体扛不住了,他生病连续躺了一个礼拜。

某天早上饥饿的母亲把他叫醒想吃东西,刘秀祥硬撑着扶着墙起来,翻箱倒柜地找东西,就找到了一碗昨天剩下的白菜。

当刘秀祥挣扎着把一碗剩白菜热好递给母亲时,没有想到两眼一黑、头一晕、脚一滑,一碗白菜就泼到了地上。

看着地上的白菜,刘秀祥挣扎许久,还是一狠心一咬牙,把那些沾满灰尘的白菜就捡到碗里,用水简单的荡洗几遍后又拿给了母亲吃。

母亲吃的时候是笑着的,可刘秀祥的心里却非常难过。

然而这还不是让刘秀祥最为难过的事儿,2006年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在置办年货,刘秀祥也想着给妈妈改善一下生活,一起过个好年。

当时刘秀祥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买几斤猪肉,跟母亲一起吃上一顿肉,

但刘秀祥没有钱,想到家中的地转租给别人,一年可以收到四百的租金,正好可以过年。

可怎么从县城回去又是一个问题,刘秀祥连回家的11块车费都没有。

那天晚上,刘秀祥再次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向同学借了一辆自行车,决定骑自行车回老家。

200多公里的路坡陡弯急,崎岖难行,在刘秀祥着急赶往老家的路上,意外发生了。

下坡的路又陡弯又多,因为长时间骑行的疲惫,刘秀祥就骑在车上晕倒了。

晕倒的刘秀祥,头磕破了,腿也动不了,他只能原地休息一天,等到他拿钱骑车赶回母亲身边时,已经是正月初二的早上。

在刘秀祥离开的这些天,母亲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吃,原本想让母亲过个好年,没想到却让母亲一个人在小棚子里度过了无比艰难的除夕。

曾经立下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的誓言犹在耳边,可如今他连最基础的生活保障都没能给母亲,那一刻,刘秀祥的内心无比难受。

三、

高三冲刺,就在刘秀祥信心满满准备迎战高考的时候,重感冒却不期而至。

刘秀祥没钱买药,更不用说去打吊瓶,只能硬撑,因为带病参加高考,刘秀祥高考失误,意外落榜。

巨大的打击让刘秀祥一度想自杀,他头一次觉得上天不公,他用生命在读书,用生命在与命运抗争,可为什么命运却如此捉弄人?

处于迷茫和绝望之中刘秀祥偶然翻开了自己的日记,突然被自己曾经写下的一句话点醒:

“当你抱怨你没有鞋穿的时候,你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

看到这句话的刘秀祥豁然开朗,他想到有些孤儿连父母都没有,至少他还有一个母亲。

虽然她的状态不好,不能像其他人的父母一样,照顾他,给予他很多东西,但是至少她还在,有母亲在,刘秀祥就有一个牵挂,就有一个家。

豁然开朗的刘秀祥重新燃起了对未来的期望,他决定复读一年,再次参加高考。

2008年,刘秀祥终于等来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考入了当时的临沂师范学院。

所有山里娃都有一个梦想,都想考大学,都想跳出这个大山,都想改变这个生活方式。

刘秀祥的欲望比任何人都强烈,他做到了,可数千元的学费成为了横在他面前的又一座大山。

看着几千元的学费,刘秀祥懵了,那时的他身上只有六十块钱,可什么都不能阻挡他要读书的决心。

他决定在开学前凑足去学校的路费,至于学费,无论是跟学校打欠条还是签合约,他一定要把大学读完!

为了筹集去山东的路费,刘秀祥不分昼夜地拼命打工挣钱,他在一家铁矿车间里传铁矿石。

工作的辛苦程度可以想象,而刘秀祥这样一干就是干整整18个小时,攒足车费后,刘秀祥带着母亲踏上了北上的列车。

开学前,刘秀祥带母亲上学的事迹被媒体发现,各地的媒体争相报道,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向刘秀祥伸出援手,可刘秀祥却拒绝了。

他说:“一个人的困难和挫折,并不是你向他人和社会索取的一个资本,另外得到的帮助可能会让我的生活过得没那么艰辛,可能我跟母亲会过得更好一些,但是也许我就失去了自食其力的能力了。”

一路艰难走来的刘秀祥,困难和挫折对刘秀祥来说已是常态,除了学习,刘秀祥其余的时间都在照顾母亲和兼职挣钱。

大学四年很快过去,刘秀祥毕业了,因为媒体之前对刘秀祥的报道,很多城市、单位都对他发出了邀请。

眼看着就要实现自己走出大山的梦想,刘秀祥却做了一个让大家都意想不到的决定,他决定回到家乡当一名乡村中学老师。

四、

刘秀祥深刻体会到努力读书对于改变命运的意义,他希望能用自己的经历去激励家乡的孩子们,他是这样说的:

“我当老师一个班不止一个孩子,也许一个班就五十个,那也我的影响不止一个,有可能是五十,我工作要几十年,那我影响的不只是五十,有可能五百,有可能五千,也有可能是五万!”

从此,校园里就多了一个为教育而奔波忙碌的身影。

刘秀祥在学校身兼数职,最多的时候,他同时兼任了德育主任、年纪主任、团委副书记、历史教研组长、文革党支部书记和三个班的班主任,除此外,他还有五个班的教学任务。

辛苦,但刘秀祥乐在其中,在任职的七年里,刘秀祥骑着摩托车跑遍了望谟县的各个乡镇,先后骑坏了八辆摩托车,把四十多名孩子从打工工地又重新拉回到校园。

2015年,刘秀祥主动请缨,接手了一个是人人都不看好的差班,中考总分700分,班里最好的成绩是258分,最差的105分。

为了改变这些学生的现状,他决定先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他告诉孩子们:

“一定要自信,一定要相信奋斗的力量,我们现在一无所有,并不代表我们未来也是一无所有!”

为了和孩子们建立感情,每到周末,刘秀祥都会分批次把学生叫到家里,亲自下厨给他们做饭吃。

在这里读书的孩子大多都是留守儿童,刘秀祥想让他们感受到亲人们的关怀和鼓励。在刘秀祥的激励下,差班的47名同学全部考上大学。

任教这些年,刘秀祥先后获得了很多荣誉称号,可他个人的吃穿住行却很简单,工作这些年的工资,大半都花在了学生身上。

刘秀祥没有买房,至今还住在学校的公寓楼里,每年需要交四千多的租金。

他表示:“我对自己的生活要求并不高,我觉得只要有饭吃,然后有衣穿就行。”

一个山里娃,以超人的勇气和坚定的责任,谱写了一曲感人至真的奋斗之歌,他以自身的行动证明了,一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

只要你有一梦,只要你愿意去付出,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无论倒下多少次,只要你依然还能够爬起来,那么一定有成功的那一天。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1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