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贸易大战,不同美国科技巨头,不同命!

冷谈哥 2025-04-10 04:12:04

昨天一则关于苹果的新闻上了热搜,“3天5货机”!苹果上演关税“大逃亡”!

4月8日,据《印度时报》报道,3月27日至29日期间,5架满载iPhone和其他产品的货机从印度起飞,直抵美国。这是苹果为规避美国4月5日生效的10%“对等关税”而进行的紧急行动。此外,美国还将于4月9日实施26%的对等关税,印度产iPhone对美关税将从26%跃升至34%。若按新税率计算,每部iPhone的进口成本将增加120—420美元,相当于其售价的15%—26%。

苹果供应链总监在内部会议上直言:“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每延迟一天,美国仓库就会损失800万美元。” 数据显示,苹果美国仓库目前已储备超150亿美元的iPhone库存,相当于2024年第四季度美国市场销量的3倍。

  知情人士称,尽管眼下通常是一年里的运输淡季,但在关税阴霾下,苹果不得不迅速将产品从中国、印度的制造中心送进美国仓库。目前苹果美国仓库“已经备了足够应付数月需求的货品”,能够暂时缓冲关税风暴的冲击。

  报道称,这种囤货行为也使得苹果能够暂时维持当前定价。不过按照特朗普此前公布的政策,包括中国、印度、越南、泰国等整条“苹果供应链”的所在地,都不同程度受到关税政策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宣布关税政策之后,印度并未宣布对等反制,而是宣布愿意对价值230亿美元的半数美国进口商品削减关税,以此希望获得美国关税豁免。据《印度时报》透露,苹果仍在评估新关税对其全球供应链的长期影响,而价格调整可能会在全球范围内实施,而不仅限于美国市场。

就在苹果拼命和特朗普关税时间赛跑的同时,同样是美国科技巨头的英伟达却稳如老狗,根本没有做任何新动作。

为何在特朗普关税贸易大战的背景下,两家美国科技巨头会差异这么大呢?

我们先看一下特朗普关税政策下苹果与英伟达的差异化应对分析

一、关税政策背景与核心影响

特朗普政府于2025年4月2日宣布对全球进口商品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对中国商品加征34%关税(叠加原有20%关税后实际税率达54%),并覆盖电子产品、汽车、半导体设备等关键领域。这一政策直接冲击依赖中国供应链的企业,尤其是苹果和英伟达等科技巨头。但两者的应对策略差异显著,核心原因在于​供应链结构、产品技术含量及关税豁免范围​​的不同。

二、苹果的紧急应对:空运印度库存的深层逻辑

​​供应链高度依赖中国​​

苹果约90%的iPhone在中国组装,而中国被加征的54%关税直接导致其成本激增。摩根士丹利测算显示,若关税完全转嫁,iPhone售价可能上涨30%-40%(如iPhone 16 Pro Max从1599美元涨至2300美元),销量或下降10%-20%。

​​空运印度库存的紧迫性​​:苹果在印度的产能仅占全球的10%(约2000万台/年),且短期内难以扩大。为避免美国市场断货,苹果选择紧急空运印度工厂的现有库存,以缓冲关税冲击。

​​豁免清单的局限性​​

尽管美国对“美国成分占比20%以上”的产品提供关税豁免,但iPhone的芯片、屏幕等核心部件仍依赖中国供应链,导致其整体不符合豁免条件。此外,特朗普政府明确表示“最多考虑个案例外”,苹果难以通过游说获得临时豁免。

​​长期供应链重构的困境​​

苹果计划将印度产能提升至40%(8000万台/年),但印度本土供应链薄弱(零部件本土化率不足30%),且美国本土制造业回流面临高人工成本和自动化瓶颈,短期内难以替代中国。

三、英伟达的“无异常动作”:技术壁垒与豁免优势

​​核心产品价值量高,豁免可能性大​​

英伟达的AI芯片(如H20、DGX服务器)中,GPU芯片成本占比超80%,而美国对“高技术含量产品”的豁免倾向较强。例如,英伟达Blackwell芯片已在美国量产,且其数据中心产品因“国家安全属性”可能被排除在关税清单外。

​​供应链布局的分散化​​

英伟达通过​​美国本土生产+墨西哥产能​​规避风险:

​​美国工厂​​:Blackwell芯片已在美国投产,计划2030年前占全球先进芯片产能的20%。

​​墨西哥产能​​:服务器ODM(如工业富联)及汽车电子产线布局墨西哥,享受零关税优势。

这种分散化布局使其对单一地区供应链的依赖度低于苹果。

​​中国市场需求的不可替代性​​

中国占英伟达全球收入的17%(2025财年171亿美元),但其通过​​本地化合作​​(如与华为、寒武纪的竞争性供应)和​​技术授权模式​​(如H20芯片)维持市场份额。即使关税导致部分需求转移,英伟达仍可通过调整供应链优先级应对。

四、关税豁免清单与反制措施的影响差异

​​维度 ​​ ​​苹果​​ ​​英伟达​​

​​豁免范围​​ 消费电子产品(手机/PC)未被豁免 半导体、服务器芯片可能豁免.

​​反制措施​​ 中国对美进口电子产品加征34%关税 中国对美半导体设备加征25%关税,但对英伟达直接影响有限

​​供应链韧性​​ 高度集中于中国,转移周期长 多区域分散布局,美国本土产能支撑

五、深层动因与未来展望

​​技术壁垒决定议价权​​

英伟达的GPU技术全球领先(市占率90%),其产品属于“卡脖子”领域,美国政府可能通过政策倾斜保护其竞争力;而苹果的硬件制造技术门槛相对较低,更易受供应链冲击。

​​政策博弈的优先级​​

特朗普政府将“制造业回流”与“科技霸权”捆绑,英伟达作为美国AI战略的核心企业,更易获得政策支持;苹果则因消费电子的高贸易逆差属性,成为关税打击重点。

​​长期影响分化​​

​​苹果​​:若无法获得豁免,可能被迫提高售价或牺牲利润率,甚至加速向墨西哥转移产能(需3-5年周期)。

​​英伟达​​:通过技术迭代(如下一代B200芯片)和供应链优化,可能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但需应对中国国产芯片(如华为昇腾)的竞争。

结论

同样是美国科技巨头,苹果与英伟达的差异化应对,本质上是​​技术壁垒、供应链韧性及政策倾斜度​​共同作用的结果。苹果受制于消费电子产业链的集中化与低技术附加值,而英伟达凭借技术垄断和分散化布局,在关税战中占据主动。未来,美国政策若进一步聚焦“技术护城河”,英伟达的优势可能扩大,而苹果需通过技术升级(如芯片自研)或供应链革命(如印度产能爆发)才能破局。

我是热谈哥

欢迎大家关注和点评

0 阅读:0

冷谈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