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大熊猫公共IP版权?杨蛟:在创新发展中保护

爱看头条 2025-04-21 18:50:57

红星新闻网(记者 李婉清)4月21日报道 4月21日,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版权局主办的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版权宣传活动暨版权服务进园区启动仪式,在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拉开帷幕。活动期间,记者围绕大熊猫公共IP版权保护问题,采访了大熊猫国家公园文化创意联盟秘书长杨蛟。

大熊猫公共IP现象频发,有何破解之道?杨蛟表示,商标注册虽是基础手段,但由于公共IP的开放性特征,侵权现象事实上难以彻底根除。对此,他提出了“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企业要通过持续创新,不断产出新的版权内容,以发展的速度压制侵权的步伐。同时还要充分借助执法部门力量,运用法律武器打击侵权行为,避免贻误市场先机。”杨蛟说。

谈及大熊猫公共IP商业合作与数字文创产业融合,杨蛟认为,清晰的版权界定与科学的顶层设计是产业健康发展的核心要素。他指出,在版权授权、联合申报、数字文创开发等全流程环节中,必须通过书面协议明确划分各企业在不同业务板块的使用权限,从源头上规避潜在的版权纠纷。“版权创造保护先行,宣传运营合作跟进”,杨蛟认为,只有在项目启动初期就夯实版权基础,明确各主体的权益归属,才能为大熊猫公共IP产业的稳健发展筑牢根基。“这种先确权、再开发的模式,不仅能有效降低市场风险,更能保障产业投资获得合理回报,实现版权保护与商业开发的良性互动。”杨蛟说。

“成都版权产业发展位居全国前列,众多世界500强企业选择落户成都,正是成都优良营商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有力印证。”杨蛟用熊猫文创举例佐证,“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去年文创销售额在全国文创圈相当亮眼。”他表示,如今不少外地企业主动找上门,希望和成都的熊猫文创机构、创意公司合作,正是看中了成都扎实的版权保护环境。在杨蛟看来,这些源源不断的合作需求,就是对成都版权保护工作最直观的认可——只有版权保护到位,企业敢投入、能盈利,文化产业才能真正活起来、火下去。

编辑:张烁 责编:高婷 审核:马兰 谭麟 监制:赵若一 总监制:李天翔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