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怼欧盟,将电动车工厂开进他们家门口

四面观察 2023-09-19 19:58:56

中国新能源企业海外建厂提前布局全球市场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企业纷纷在海外建厂,为其在全球市场的发展提前布局。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海外车企对中国电池的需求持续增长,这成为中国企业出海建设电池厂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中,国轩高科作为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今年以来,国轩高科的海外营收突破30亿元,同比增长近300%。除在美国密歇根州建设电池材料工厂外,国轩高科还在德国、摩洛哥、阿根廷、越南、泰国、印度、斯洛伐克等国家开设或计划开设工厂,不断扩大海外生产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出海建厂并非一帆风顺。一些国家在保护本土产业方面采取了限制措施,给中国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特别是近日,美国众议院对福特与宁德时代的35亿美元电池合作项目提出质询,凸显了跨国合作中的潜在问题。

除了市场需求的推动,一些国家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各种优惠政策和良好的产业基础。例如,美国政府要求2023年开始,电动车必须有50%以上的电池部件和材料在北美制造或组装,对符合要求的车辆给予税收优惠。类似的政策在其他汽车大国也得到推行,为中国企业在当地建厂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市场保障。

除了国轩高科,宁德时代、比亚迪、蜂巢能源、远景动力、亿纬锂能等一大批中国企业也相继在亚洲、欧洲、美洲等地开疆拓土、投资建厂。这些企业在海外建设多个工厂,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求,进一步增强了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目前,中国锂电池出口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出口达到了3427亿元,同比增长86.7%。这显示出中国新能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中国新能源企业出海建厂的举措,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也为全球制造业的地缘格局带来了积极的变化和重塑。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出海建厂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一些国家对于外国企业的限制措施可能随时出现,需要中国企业具备风险意识,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中国新能源企业通过海外建厂的方式,积极响应全球市场对电动汽车和电池的需求,提前布局全球市场。这将推动中国新能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国企业也需要在竞争中保持警惕,加强风险管理,为海外建厂提供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0 阅读:0

四面观察

简介:喜欢我的朋友们,就多多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