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苏明玉“反家暴”,真痛快

青梅影影 2025-02-20 07:24:18

说一个扎心的话题:我在看《都挺好》的时候,看到明玉在车库被苏明成暴打的那一段,有个弹幕说:

不懂就问,哥哥打妹妹都要坐牢,那为啥老公打老婆不用。有个人两年内把老婆打了16次,前15次都没有把他关起来?

这是个很犀利的问题,我将这个问题问了我同事,同事说:谁管你夫妻打架的事啊。

苏明玉在车库里被苏明成打得很狼狈,原著里用一条“狗”来形容苏明玉当时的狼狈。当时吴非发现了她,她的第一反应是不想让吴非亲眼见证他们家人之间的不堪,只想快快将吴非支走。

他们家人的反应也很微妙,父亲苏大强认为:那只是兄妹俩之间的小打小闹,他们从小打到大一直这样。苏明成的妻子朱丽认为,家里的事情就应该在家里解决,不应该惊动警察,况且苏明成打明玉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人们大多数对亲密关系存在着一种误解,认为亲人之间的吵吵闹闹甚至是动手都属于正常的。

我有一个朋友,每次她老公对她动手,她回到娘家倾诉的时候,她娘家的父母兄弟就劝她“床头吵架床尾和”,每次她都这样被劝回了。直到有一次,差点要了她半条命,她才意识到:不是每一次的原谅都能换来爱和尊重。

所以啊,为什么家暴只有造成了很严重的伤害甚至是出人命了才会被发现或是被重视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的就是:没有人管。

亲人们认为:夫妻间动动手无伤大雅。执法者认为:不好界定,只能以规劝为主。

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施暴者的气焰,使他一度认为没有人能拿他有什么办法,所以下次动起手来更加肆无忌惮,最后演变成毫无理由的殴打。

荣格说:当爱支配一切时,暴力就不存在了。当暴力主宰一切时,爱就消失了。

所以啊,爱不是控制,不是伤害和侮辱,爱是平等,是尊重。请记得,当他对你举起拳头的时候,就已经没有爱了。你要做的就是报警,然后取证,寻求专业的帮助。

有个很有意思的评论:苏明玉有大律师,有手段,他哥不是对手。

的确,苏明成在狱中被苏明玉整得很惨,很长一段时间都有心理阴影。甚至可以说,苏明玉把苏明成几乎三十年养成的性格给颠覆了,所以从那以后,苏明成见着苏明玉都得绕着走,更不要说敢再次打她了。

大多数的施暴者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欺软怕硬。他们在尝到暴力带来的征服欲后,很难不沉迷于这样低成本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这时候,如果不能有效遏制,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开,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家暴就是故意伤害,婚姻关系不是遮羞布,更不是免死金牌。如果不幸遭遇家暴,一定要想办法报警寻求帮助,然后远离。

有人说,不是不想离,只是考虑到孩子不能离。这是大多数遭遇家暴的人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他们这样考虑的原因主要有2个。

一,他们认为:如果父母一方因为家暴而坐牢了,会给孩子留下案底。

关于这一点,《问法湖南》的栏目组曾给出了答案:一般不会影响,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2023年备案审查工作的报告中曾明确提出:违法犯罪行为人罪责自担,不能株连或及于他人。

所以说影响是极其小的,除了少数的公检法单位可能会过不了政审,基本不影响读书和工作。

保护好自己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爱孩子,而不是将孩子置于一个暴力的家庭环境里。

二,他们认为家丑不可外扬,怕孩子成为别人的笑柄。

家暴引起的“家丑”不同于其他家丑,对施暴者来说可能只是面子问题,但是对受害者来说却是生存问题,有什么比生存更大呢?宣扬家丑不可外扬的人,是偷换概念,将受害者的切身利益偷换成面子问题。

今天你要了这个“面子”,明天你将没有了“里子”。

我小时候看电视剧,清楚地记得有一句台词是:小人怕泼妇,泼妇怕虎皮。小人畏威不畏德,和小人讲道理是行不通的。为什么有的人总是有恃无恐地伤害你,就是因为你没有让他付出惨痛的代价。

所以面对家暴,一定要他们的恶行昭告天下,让他们付出惨痛的代价,使后续的蠢蠢欲动者断了念想。

不是所有人都如苏明玉一般有本事,她有强大的律师团队,有老蒙在后面替她打点好一切关系,我们大多数人都只能依靠自己。

但我希望,在面对暴力的时候,我们要勇敢、有计谋地反抗。毕竟,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了。

0 阅读:2

青梅影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