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网络聊天中,常有网友吐槽“死人有田,生人无地”,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就是说,现在有些农村人,虽然都结婚了,但是他们还没有土地。
而有些农民,虽然已经死了,但是他们的土地,却还在,由他们的后代继续种着。
也正因为如此,许多村民才会如此的不满意。
明明有那么多的活人没有土地,而那些已经死了那么多年的人还有地。
为什么会这个样子?
这是不是太不合理了?
现在我们就来谈谈这一个话题,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地读完这篇文章。
何谓“死人有田,生人无地”?
根据网络数据,我国现在有超过2亿的农民没有耕地,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目前,农村土地矛盾严重,有些人一人十亩,有些人只有一亩,还有许多人没有土地;
此外,由于《农村土地承包法》中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因此造成了“死人有田,生人无地”。
有很多人认为“人死后,土地承包权就应当被废除,重新分配土地”。
众所周知,二轮土地承包制度从1997年1月1日起实行,截止日期在2026年的12月到2027年12月。
由于实行的时间不同,到期的时间也有不同。
但第二轮合同期满后,第一批合同到期的村子,将会优先考虑“延包”。
这一次,他们的合同期限将会延长三十年。
二轮承包期限将延续至2057年。
问题是,农村土地“生不增死不减”,到2057年,土地是否会重新划分?
农村土地打乱重新分配的可能性很低
首先,是要长期稳定农村承包关系,国家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和颁证工作,让从事规模化生产的新型经营主体吃下了“定心丸”。
在解决争议的同时,也能使承包经营权得到稳固。
明确目前各地土地流转规模及土地流转主体的数目,便于新体制改革的实施。
并将更多的人引入农村土地进行规模化、现代化经营,实现粮食生产的最大利益,防止资源浪费。
因此,在土地确权之前,国家就已经考虑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延长承包期是不可避免的。
而二轮优先到期的区域也将会展开试点,在2057年之前会继续让现有的承包关系长久不变。
其次,几轮承包期还延续太长了
现在距离第一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划分的土地时间太久远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三四十岁以下的人没有土地,以后可能七八十岁的人也没有土地。
而且,因为很多农民家庭进城、人口消亡土地全部被村集体收回。
这些土地都被村干部个人瓜分或者村干部赚钱用了,为什么不把土地分给那些没有土地的农民?
为何不能打乱重分?
土地的重新划分,固然有利于一部分没有土地的农民,但也会对整个农业的发展,以及其它的农民的利益产生很大的影响。
1.混乱的土地重新划分,会导致更严重的碎片化和抛荒问题
土地是有限的,分配的人越多,分配到每个人身上的就越少,就越“碎片化”。
如果“碎片化”太严重,耕种的利润就会越来越低,农民的积极性也就会下降,导致土地闲置的问题更加严重。
2.土地的品质可能有所降低
如果土地被打乱重分,耕地的人更换,那么他们就很难控制目前的土地的品质。
3.曾经没吃苦,现在不应该享福
我们都知道,分田到户,让农民拥有自己的地,但也给农民带来不少的赋税,比如交“公粮”。
曾经就有不少农民,因为种地太累,需要缴纳高额的赋税,所以就放弃了耕地,或者将土地让给了别人。
但现在,国家废除了农业税,很多地方的土地流转费用,都超过了一千块钱一亩,而且还得到了一些国家的补助。
所以那些没有交过农业税的人,就会回来要土地。
这对别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别人的爷爷奶奶、父母、母亲,都种地交公粮。
这是人家祖辈尽过的责任,就算他们的长辈去世了,家庭承包地还在,他们凭什么要把土地让给别人?
但是,还有一个很实际、很难解决的问题。
一些地区的土地承包者和用户之间已经对不上了,如果不进行再分配,仍然按照原来的单位来计算,在这样的情形下,如果土地被转走或被征用,那些“进城”的村民,是否也有资格享受到红利?
例如,在重庆奉节,由于一个项目库的征地,很多“城里人”都回乡,想要分一杯羹。
村子里的人明确规定,他们已经不属于村里的人,他们的土地应该是规集体所有。
但是他们却拿出父亲的土地承包凭证,他是家里唯一的儿子,有资格继承父母的土地。
另外,还有一些家庭成员,为了土地的重新分配,发生家庭纠纷。
比如,大哥在乡下,老二去了城里,但承包人为二人父亲,所以,如果土地被征收,补偿费用应该两人平分。
但也有人提出了异议,因为你“出去了”,就不是村子里的人,没有土地承包的权利,所以不能参加拆迁补偿款的分配。
从实行“包产到户”到现在已经四十年了,乡村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从包产到户的时候,大家都抢着种地,到了最后,一些地都荒废了,农民们都出去打工了。
为增加农民收入和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关系,国家在二次承包后,明确提出了在第二轮土地承包期内,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
严禁大规模的土地调整,更不要说随意重新划分了。
其目标就是使乡村人口减少,吸引乡村居民到城市从事其他行业。
这几年,很多农民都离开了自己的土地,去打工或者做生意,赚了一笔钱,然后在外面买房。
当今的农民,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城市,都能充分地利用自己的生存权利。
尽管现在大量的农民提出了“再分配”的诉求,但是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再分配”的可能性是零。
无地农民怎样获得土地
在农村承包地坚持三十年不动摇的情况下,难道没有土地的农民就真的没有机会再得到土地了?
在农村,没有土地就没有粮食,有的人离开家乡去找工作,有的人则用别的方法得到了土地。
实际上,我国《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了,农村无地农民有权申请下列三种类型的土地。
(一)合法开发的荒地
无地农民在经依法批准后,可以对荒山、荒地、荒滩等土地进行开垦使用。
但是,有一点很重要,擅自开垦土地,那是非法的。
(二)申请预留的机动地
在第一轮承包中,每一个村子都有大量的机动用地。
这些机动用地可以由村民大会批准,然后由没有土地的农民耕种。
但随着土地的价格不断上涨,很多机动地都被划拨到了城市里,机动地变得越来越少。
(三)由本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自愿放弃的土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农村家庭的人口会逐渐减少。
比如五保户,他们没有子嗣,一旦人口死亡,土地就会自动归属于村集体。
还有一些家庭,在自然灾害、意外中死亡后,会将土地归还到村子里,并且可以优先分配给没有土地的农民。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土地管理法明确了进城落户农民的耕地可以有偿退出。
一些地方还允许市民回乡使用宅基地建房,因而进城落户农民退出的耕地无地农民也是可以承包的。
因此,我们广大的无地农民,必须知道三种途径,可以获得承包地、宅基地。
尤其是村集体预留的机动地,大家一定要向村集体进行详细沟通。
如果确实有相对应的份额,一定要把握住机会。
因为在将来,村子里的土地将会越来越少。
现在想来,这次二轮承包到期后,土地的重新分配,牵扯到的问题很多。
需要根据各个村子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不能一蹴而就。
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关于如何解决农村土地的问题,以及“生不增地、死不减地”的问题。
后面将会根据各个村庄的具体情况和人口的大小,做出相应的调整。
个人觉得,全国范围内打乱重分是不太可能的。
村庄和小组的小范围划拨是有可能的,将来也会根据农村的发展和变化,逐渐放开分配措施。
这个大家可以放心。
结语:
近年来,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房、农地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而我们这些没有土地的农民,虽然没有土地,但随着农村的发展,也会在当地找到工作,农民转型成为产业工人也将成为新趋势。
在此,呼吁大家共同努力,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共同为三农和农村发展战略点赞!
目前,我国已经提出了二次承包期满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
维护土地承包关系和维护土地承包经营权。
随着土地流转和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固必然成为农村振兴和农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联系删除)
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厚爱,喜欢文章就请点赞关注,在下方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欢迎转发分享,让更多的人看到你的观点!
你都不愿意种地生活,你要土地你也是荒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