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据环球网报道,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近日宣称,要求中企出售达尔文港股权,否则澳政府将采取强制手段。这一消息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让中澳之间本就微妙的关系愈发紧张。
贸易(资料图)
2015年,中国岚桥集团通过正规国际招标,以5.06亿澳元获得达尔文港99年租赁经营权。彼时达尔文港设施陈旧,发展受限。中企入驻后,投入大量资金升级改造。短短数年间,港口货运量显著增长,从最初的年1600万吨左右,到2024年已飙升至3000万吨。大量基础设施的更新,如现代化装卸设备的引入、码头的扩建等,不仅提升了港口运营效率,还为当地创造众多就业岗位,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给当地经济注入强大活力,成为中澳经济合作的典范项目。
但如今,澳大利亚政府却突然变脸。澳方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试图强行收回达尔文港。这一理由站不住脚。自中企运营港口以来,始终遵循澳大利亚法律法规与国际商业规则,正常开展商业运营活动,未出现任何危害澳大利亚国家安全的情况。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此前调查也表明,未发现岚桥集团运营对澳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澳方此举,实质是将正常商业合作政治化操弄。
贸易(资料图)
从国际地缘政治角度分析,美国因素不容忽视。达尔文港地理位置关键,扼守印度洋与太平洋咽喉。自中澳达成港口租赁协议,美国就多次向澳大利亚施压。近年来,美国推行“印太战略”,加大在亚太地区军事存在。2024年,美国宣布投资2.7亿美元在达尔文港建设航空燃料储存设施,强化其军事布局。澳大利亚作为美国盟友,为迎合美国战略需求,不惜牺牲中澳合作成果,拿达尔文港做文章,企图遏制中国在该地区影响力。
澳大利亚国内政治生态也是重要因素。当下澳大利亚临近联邦大选,阿尔巴尼斯政府支持率面临挑战。在此背景下,阿尔巴尼斯试图通过对华强硬姿态,借达尔文港问题煽动国内民族主义情绪,为自己竞选连任捞取政治资本。反对党也不甘示弱,同样在该问题上对华强硬表态,两党将国家间商业合作当作政治博弈工具,全然不顾中企多年来为澳大利亚带来的经济利益。
面对澳方无理要求,中国外交部明确表态,敦促澳方为中国企业营造公平、非歧视、可预期营商环境,停止将商业合作政治化。中方坚定维护中企海外合法权益,在达尔文港问题上绝不会退缩。若澳方一意孤行强行收回港口,将承担严重后果。从法律层面,根据国际投资协定与澳大利亚国内相关法律,澳方强行毁约需支付巨额赔偿,赔偿金额或高达数十亿澳元,这对澳大利亚财政将是沉重负担。
贸易(资料图)
在国际信誉方面,澳大利亚此举将被国际社会视为违背契约精神行为。这会严重损害澳大利亚国际形象,使其他国家企业对澳大利亚投资环境望而却步,未来澳大利亚在吸引外资、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等方面将面临重重困难。而在经济领域,中国是澳大利亚重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规模庞大。若澳方因达尔文港问题破坏中澳关系,中方采取相应反制措施,澳大利亚的农产品、矿产品等对华出口将遭受重创,冲击澳大利亚经济。
澳大利亚应认清形势,摒弃政治偏见与短视行为。达尔文港事件不应成为中澳关系发展阻碍。回归理性,尊重市场规则与契约精神,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问题,才符合澳大利亚长远利益,也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与经济繁荣发展。希望澳大利亚政府能权衡利弊,做出正确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