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见秦昊了,这次他演的人物终于不那么憋屈了,虽然是个看守所的狱警,但领导器重他,同事让着他,甚至那些罪犯都不敢得罪他,偏偏这样一份舒心的职业,杜湘东却一直想要逃离,这是为啥?

心魔打击:想当刑警
杜湘东本身很优秀,他是警察学校毕业的高材生,只因分配的时候,分到了山沟的看守所里,直接“断送”他当刑警的梦想。也因为是高材生,来到看守所,这里的大领导都要让他三分,即使犯了错误,也只是嘴上说一说,从来不会说重话。

对于他想调走的事情,大领导也是能拖就拖,三年又三年就是不想放他走。可这看守所的任务太简单了,每天看个罪犯,值个夜班,轻轻松松一天就过去了,不需要任何专业的技能,说句不好听的,只要是个人都能干。

这些与杜湘东想要的完全不一样,他考警察学校,不是为了当狱警的,而是冲着刑警去的,那才是他的梦想,所以不论现在的工作多舒服,福利待遇有多好,都不是杜湘东想要的,他只想趁着年轻,做回刑警。

这是他的梦想,更是他的“心魔”,也是他想离开看守所的终极理由。

外部打击:同学飞黄腾达
如果说杜湘东的“心魔”是他的刑警梦,那么同学们的“飞黄腾达”则像是一根拔不掉的刺。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他的同学张向阳。当张向阳第一次在看守所遇上杜湘东的时候,他嘴角上扬,轻蔑的说了句,原来你在这,这地儿不错。


看似是恭维,其实都是嘲讽,是得意,毕竟在学校那会儿,杜湘东是班级的尖子生,张向阳是倒数几名。反观现在,张向阳在市里做刑警,而杜湘东只能在山沟里做狱警,这样的差别,张向阳一定得炫耀,他甚至拿出获奖的钢笔,故意给自己长脸。

面对张向阳的炫耀,杜湘东毫无办法,因为这些都是事实,他只能偷走张向阳的钢笔,在怒而将其折断。不仅如此,杜湘东的其它同学也在市里做法医,为了过来给罪犯看病,开车来了的第一句就是,你这地太偏了,幸好我开车来了。

这些同学的表现,有些是有心的有些是无意的,但或多或少都给杜湘东造成了外部的精神压力,让他不得不拼命的想挣脱狱警这个身份,离开这个山沟里的看守所。

内部打击:同事疏远
如果说外面的同学只是偶尔来一次,可以选择性忽略的话,那么看守所里的同事,那就是每天绕不开的存在。他们与杜湘东不同,都是一点点熬上来的,可能只想混个日子,看到杜湘东这种高材生空降,确实会有些不平衡。

所以,在所里的时候,虽然每个人对他都挺客气的,但都表现出一种避而远之的状态,就是那种表面客气,底下疏离的感觉。这让杜湘东很不舒服,很想早点离开这里,只可惜大领导根本不想放他。

本来这个地方就没有人愿意来,更别说像杜湘东这样的高材生,领导只想留下他,根本不想放,不然以他的能力,去刑警队也不是不可能。于是,你能看到为了徐文国的事情,杜湘东又是去医院,又是去他们家,就想私底下调查调查。

只可惜在押运的过程中,徐文国跑了,这一跑彻底断了杜湘东的刑警梦。


还是不甘心
说到底,杜湘东想离开看守所还是因为不甘心,他知道自己有能力,可以干的比张向阳更好,他缺一个机会,只要他拿到机会就能做回刑警,但命运就是这样,你越想要就越抓不到,强求就可能毁了自己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