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佬,这回又想玩儿“代理人战争”了,目标直指胡塞武装。可这仗,打得下去吗?我,一个老江湖,心里头直犯嘀咕。
美国人,从来都不是省油的灯。他们盘算着,利用也门政府军这把“刀”,去砍胡塞武装这块“肉”。明面上,政府军八万人马,胡塞武装三十五万人马,这数字一摆,似乎胜算不大。但实际情况呢?恐怕没那么简单。
这政府军八万人,水份有多大?谁也说不准。加上南方委员会的武装,人数或许能翻一番,但比起胡塞武装,那还是小巫见大巫。美国佬这如意算盘,打得响,但落不落地,却是两码事。他们想复制阿富汗模式,用空中力量支援地面部队,避免自己人流血牺牲。这想法,漂亮,但阿富汗的教训,他们忘了吗?
想当年,阿富汗那仗,打了多少年?最后又是怎么收场的?血与泪的教训,难道还不够深刻?这回在也门,他们又想故技重施,用空中力量去精确打击,可这胡塞武装也不是吃素的。拉斯伊萨港的袭击,人员伤亡惨重,这可是赤裸裸的事实。红海、阿拉伯海域,以色列的船只频频遭袭;美军目标,也多次被胡塞武装“问候”。这些,都足以说明,美国佬的空中优势,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绝对。
为什么美国非要趟这趟浑水呢?说到底,是想在红海这块水域,稳住局面,消除军事威胁。但问题是,这“代理人战争”,真的能达到他们的目的吗?
俄罗斯那边,一看美国这架势,立马跳出来喊话,叫停军事行动。这背后,是俄罗斯和伊朗关系日渐紧密,暗中支持胡塞武装的嫌疑,也越来越大。沙特国防大臣跑去伊朗,还跟伊朗军方高官会了面,这信息量,够大吧?似乎在暗示:这事儿,没那么容易!
更重要的是,这“代理人战争”,在中东地区,未必能获得普遍支持。很多国家都看出来了,美国这是在帮以色列。这对于阿拉伯国家来说,算什么?损人不利己!
所以说,这美军在也门的这盘棋,下得够冒险。他们低估了胡塞武装的韧性,也低估了这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带来的风险。八万对三十五万?这数字本身,就说明问题,更别说这八万政府军里有多少是真正能打仗的。空中力量再强大,也无力弥补地面部队的不足。
你瞧,这仗,还没真正打响,就已经暗流涌动。俄罗斯的警告,沙特和伊朗的微妙互动,以及中东地区国家普遍的疑虑,这些,都预示着美军的“代理人战争”,充满了不确定性。
这场战争,不是简单的军事对抗,而是地缘政治的博弈。美国想通过“代理人战争”达到目的,恐怕很难。它就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赌局,赌的是胡塞武装的战斗力,赌的是中东国家的态度,赌的是俄罗斯和伊朗的反应。这赌注,实在是太大了。
朋友们,你们怎么看?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不妨留言,与我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