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年陈德邻拒绝与刘胡兰订亲,17年后他亲手揪出出卖刘胡兰的叛徒

品味红梦史说 2025-04-14 06:36:33

1963年,出卖刘胡兰烈士的真凶石五则,被公开执行枪毙,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他曾经是我党的一员,后来利欲熏心叛变革命,甚至在犯下滔天罪行之后,将脏水泼到了不幸牺牲的无辜群众身上。

由于石五则的颠倒黑白,刘胡兰烈士牺牲的真相被掩盖多年,直到和她同乡的我党干部陈德邻彻查这一旧案,一切才终于水落石出。

石五则被枪决之后,陈德邻不由得感慨万千。很少有人知道,就在十七年前,他曾经拒婚刘胡兰。

1.拒婚刘胡兰

那是发生于1946年的往事了,在刘胡兰烈士的故乡山西文水,她的父亲自作主张,给女儿定下来了一门亲事。

刘父之所以相中陈德邻这个“准女婿”,一是因为两家同村知根知底,二是觉得女儿刘胡兰和陈德邻经历相似,比较般配。

和刘胡兰烈士一样,陈德邻也是一名党员。他入党的时候刚刚成年,比刘胡兰资历深,两人同属于一个党支部。

既是邻里乡亲,也是革命战友,陈德邻自然和刘胡兰在工作和生活上有不少交集。

青年男女经常出双入对,刘胡兰的父亲看着看着,便逐渐动了别的心思。

陈德邻是自己从小看到大的小伙子,不但能力很强有出息,人品也是顶呱呱,配给自己女儿当丈夫岂不是很不错。

正巧陈德邻的双亲,也相中了刘胡兰这个德才兼备的姑娘,两家父母一合计,没跟孩子商量就订下了亲事。

在那个年代,虽然我党极力提倡“婚姻自主”的进步观念,但普及程度还是有限。

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最为主流的结婚方式依然是传统的“父母之命”。

况且刘胡兰和陈德邻打小儿就认识,算不上“盲婚哑嫁”,双方父母的这番安排无可厚非。

可当陈德邻的双亲把此事告知给儿子时,他当场便急了,连连要求父母去刘家退婚。

原来陈德邻已经有了恋人,只不过他平时工作繁忙,回家机会有限,还没来得及告诉家人。为了不当“脚踏两只船”的渣男,陈德邻决定尽快拒婚刘胡兰同志。

陈德邻的父母听儿子这么说,吓了一大跳,赶紧找到刘家人,商议解决办法。

刘父老大不乐意,但刘胡兰自己很看得开。这桩婚事本来就是在当事人不知情的前提下订下来的,男无情女无意的,及早结束对双方其实都是好事儿。

就这样,刘胡兰和陈德邻解除了婚约,彼此之间并无丝毫介怀,甚至刘胡兰后来还参加了陈德邻同恋人的婚礼。

对于这件事儿,陈德邻心中一直对刘胡兰感到抱歉,因为毕竟是自己主动提出退婚的。

可他不知道的是,其实刘胡兰内心也是迫切希望婚事泡汤的,因为她也有自己的爱人。

2.远方的爱人

刘胡兰的恋人名叫王本固,出生于河北,是一名解放军战士。

他十六岁投身八路,多年以来奋勇杀敌,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已经当上了连长。

1946年秋,王本固随军来到山西作战时不慎受伤,不得不在当地暂养。

王本固留下来养伤的地方,正是刘胡兰的老家文水。刘胡兰受党组织委派,前去照顾病床上的王本固,两人因此结识。

王本固是知识分子出身,对刘胡兰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刘胡兰的英姿飒爽、慷慨豪情,也让王本固怦然心动。

一段时间过后,王本固的伤病痊愈了,他和刘胡兰,也发展成了恋爱关系。

据刘胡兰的胞妹后来回忆,当时两人是打算成婚的,只不过刘胡兰还没满十八岁,就先暂且订婚了。王本固不久之后便前去追赶大部队,这对爱人因此别离。

王本固临走之前,特意跟刘胡兰的父母表明了自己的心意,并承诺未来一定迎娶刘胡兰。结果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一别,和刘胡兰便是天人永隔了。

3.一场“罗生门”

1947年初,由于叛徒的出卖,刘胡兰和六位群众,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

面对特务的威逼利诱,刘胡兰宁死不屈,坚决不泄露我党的机密。敌人恼羞成怒,以残忍手段杀害了她以及其余六位群众。

刘胡兰同志壮烈牺牲时,陈德邻正在外地执行公务。

听闻噩耗,他的内心十分震动。陈德邻不光悲痛于战友离世,也在为自己的亲人哀悼。被特务杀害的六位人民群众里,有他的三舅舅石三槐。

陈德邻匆忙赶回老家,既是为了参加三舅舅的葬礼,也是为了查明谁是出卖了刘胡兰一行人的叛徒。结果他汇集到的线索分外杂乱,这出悲剧成为了一场“罗生门”。

根据乡亲们的描述,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捉住的,一共有九个人。其中七个人不幸遇难,里面包括刘胡兰烈士。至于那两位幸存者,各有各的古怪之处。

幸存者之一石五则,曾经是我党的基层干部,后来因为违纪被开除出党。悲剧发生当天,曾有人目睹他拿棍棒殴打临死之前的石三槐。

当陈德邻找上门了解情况时,石五则一脸悲痛地表示,自己是怕特务们折磨石三槐,才狠下心让他“痛快死去”的。

陈德邻将信将疑,打算去找另一位幸存者张生儿进行询问,却得知此人已经“傻了”的消息。

还没等陈德邻理出个头绪,他就接到了上级外出公干的命令。于是陈德邻只好专心完成外出任务,暂时搁置此事,甚至连三舅舅石三槐的葬礼都没参加。

4.当年的真相

转眼到了1952年,此时陈德邻正在湖南任职,工作忙碌的他,已经好几年没回老家了。结果有一回单位组织观看电影《刘胡兰》,里面一出情节,令他无比惊讶。

自己死于国民党反动派之手的三舅舅石三槐,竟然在电影里“摇身一变”,成为了出卖刘胡兰烈士的叛徒!

为了维护亲人的死后名声,陈德邻决定回老家一趟,非要揪出当年出卖刘胡兰的真凶,还三舅舅一个清白不可。

直到五年之后,陈德邻才获得了宝贵的探亲假,得以回乡。回到山西文水之后,陈德邻迫不及待地开始调查,究竟是谁散播了“石三槐是叛徒”的消息。

根据当地的档案资料,陈德邻获悉这个说法,是当年的幸存者石五则告知给调查人员的,电影《刘胡兰》的主创也采纳了。

可随着陈德邻调查的不断深入,那个早已“傻了”的幸存者张生儿,告知了他当年的惊人内幕。

据张生儿说,其实当年真正的叛徒,正是“贼喊捉贼”的石五则。

他收了特务的钱财,出卖了刘胡兰等人,自己便是他罪恶交易的目击者。

张生儿知道内情,但他害怕说实话石五则会报复,于是干脆装疯卖傻,眼睁睁看着石五则污蔑死去的石三槐也闭口不言。

陈德邻整理了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向组织提出申请,要求重审刘胡兰案。

1958年,中央派出调查组彻查这一桩旧案,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张生儿的说法是正确的,石五则是出卖刘胡兰的真凶。

面对铁证如山,石五则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1963年,他恶有恶报,被公开执行枪决。

行刑当天,除了陈德邻以及义愤填膺的当地民众,现场还有刘胡兰生前的恋人王本固。

真相大白,罪人伏法,刘胡兰烈士的英灵,终于得以安息了。

参考资料:

1.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追记刘胡兰生前身后事——作者:孟红 发布时间:2018-06-13 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2.【党史学习教育】丨百年瞬间:刘胡兰英勇就义——2021-04-08 19:03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