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了,星条旗打压我们,国内一群人抢着跪了,还让我们反思?

品味红梦史说 2025-04-17 06:46:36

如今,美国特朗普政府给中国定下的关税税率,已经来到了145%。

中国面对如此高的税率,选择和对手“同步硬刚”,他们加多少我们加多少。

而在关税税率加到125%之后,我们又表示,如此这般的税率已经没有实际意义,所以不管美国以后在关税上耍什么花招,我们都不会再理会。

美国对中国征收145%关税,白宫确认

在这场大战中,我们再现了当年抗美援朝时期的众志成城。

即便是那些依赖外贸赖以生存的企业,亦未曾主动妥协,而是积极谋求对策,着力开拓新的市场。

然而就在此时,仍然有些人选择向美国“跪拜”,甚至还让我们反思,是不是我们的强硬起到了不好的作用。

其实这没什么奇怪,这些声音的出现时间,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中美之间的贸易战,是在2018年正式打响的。

面对对手的欺凌,中国没有选择妥协,而是态度强硬地,将对方的要求怼了回去。

然而,由于当时社会的特殊情况,有一些人对国家的处境始终抱着悲观的态度。

从2020年到2023年,这种思潮不断累积,社会上也因此出现了数不清的怨怼之人,跪舔的声音开始多了起来。

时间进入2025年之后,中美贸易战开始加剧。

美国先后两次,对中国的外贸商品加征了10%的关税。紧接着,就是美国和加拿大、墨西哥的关税战开打。

当时,由于特朗普刚刚上台,各国为了稳定国际局势,对他采取了一定的忍让态度。

可谁能想到,纵容带来的却是变本加厉。

4月2日,特朗普突然宣布,向全世界的所有国家和地区输往美国的商品,都加征巨额的关税。

即使是英国这样最亲近的“小弟”,也要缴纳10%的关税。至于中国这样的竞争对手,他当然是不可能放过。

在那一天,特朗普给中国的关税税率是34%。叠加之前的两个10%,中国的税率达到了54%。

其实,谁都能看出来,特朗普这是想凭借关税大棒,逼迫世界各国向自己输血。

这个目的没达到之前,他不会放松一丝一毫。但即使如此,国内的舆论场上,还是出现了一股令人费解的声浪。

有人疾呼要“反思中美关系”,有人则鼓吹“妥协才能换来发展”,甚至有人将美国的关税大棒美化为“市场竞争的合理手段”。

这种论调不仅荒谬,更暴露出这些人对国际经贸博弈本质的无知。

下面,就让我们暂时把这些人称为“反思派”,然后说说他们主要的三大论调,及其背后的谬误。

反思派的观点一:妥协能换来局势的缓和。

有些人一直对美国存有恐惧心理,一旦对方稍稍展示实力,他们就会两腿发软。

但是,历史已经一次次地告诉我们,妥协换不来对方的善意,只能换来更猛烈的风暴。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在2018年,中美也曾经对贸易进行了商谈,并且签署了第一阶段的经贸协议。

然而后来呢?他们却将对华关税的总额,从550亿美元调整到3800亿美元。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2025年的报告指出,即便中国在2020-2022年间,已经超额完成了购买美国农产品和能源的承诺,但同一时期,美国对华技术封锁企业的名单,仍然新增了217个。

面对美国,我们曾经也是善意满满,但对方的态度却是得寸进尺。

反思派的观点二:中国的外贸体系依赖美国的购买力。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美国的购买力确实很旺盛,长久以来,他们确实是“中国制造”的第一大海外用户。

然而,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东西除了美国就没人买。

自从2018年双方的贸易战开始以后,我们就已经开始着力培植非美国的海外市场。

2024年,虽然我们仍然从美国身上,赚取了上万亿美元的顺差,但是我们对美国的出口占比,已从2018年的19%降到了11.3%。

现在,东盟、欧盟、非洲甚至拉美,都是我们的客户。

以光伏产业为例,尽管美国、欧洲一直试图打破我国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但实际效果甚微。

2025年一季度,中国光伏组件出口仍同比增长了27%,其中对巴西出口激增63%。我们重型机械的出口量,也在这一时间段内增长了34%。

由此可见,美国对我们的围堵并不奏效。

而且,国家为了以防万一,还在着重推进扩大内需的工作,要创造内需外需相互促进的贸易局面。

即使没有外部市场,我们也能够维持70%的经济增长。

所以,美国是不是和我们做生意,现在真的不重要。

反思派的观点三:中国的反制会伤及自身。

和美国打贸易战,确实会让我们损失很多东西。我们会失去一个海外的大客户,也会失去美国先进科技的引进。

这会在一段时期内,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但是,如果说会伤及自身,那恐怕就有些危言耸听了。

中国社科院的测算显示,即便美国的高关税真的落实,对中国GDP增速的影响也仅为0.5%-0.8%,完全处于可控范围。

相反地,美国却有可能会受不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一出,美股直接成了熊市,在几天内损失数万亿美元,还让美债市场出现了抛售潮。

美国那些种大豆的农场主,也时刻面临着破产。

另外,高关税引起的衰退预期,还让数十万美国民众走上街头,抗议自己的总统。

相比起中国,美国受这件事的影响更大。

根据2025年4月的最新数据,美国对华加征的关税,已导致其国内通胀率预期飙升了2.3%,普通家庭的年均生活支出,比原来多出了3800美元左右。

沃尔玛、Costco等超市的中国商品,更是被抢购一空。

美国消费者用脚投票,证明了“中国制造的不可替代”。

更讽刺的是,美国财长贝森特因反对政府的关税法案,而递交了辞呈。

白宫内部的分裂,已经从幕后走向台前。

而且一些财经人士还隐晦地表示,当美国对华商品施加的关税过高时,将会不可避免地打造出一条“黑市交易”的产业链。

而这种不合法行为的出现,将会让美国的“制裁效果归零”。

△美国媒体网站相关报道截图。

而且现在,不光是中国,就连欧盟,也开始不受美国摆布、不断向中国靠近了。

一些外媒的民调显示,68%的德国民众认为“跟随美国制裁中国会损害本国利益”;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公开呼吁“欧盟需要独立于美国的对华政策”。

而就在这几天,英法德日四国,都在考虑大幅增加对中国的投资。其增幅程度,最高的甚至达到了87%。

其实,“反思派”这种跪求的态度,在抗美援朝时期也曾经有过。

但是当时,在他们问出“你们凭什么认为能打赢”的时候,周总理曾经这样回答:只有打赢,我们才能生存下去。

美国对华的关税战,从来不是单纯的贸易摩擦,而是遏制中国崛起的系统性打压。

中国如果“跪着求饶”,只会加速失血,唯有挺直腰杆、精准反击才能赢得胜利。

如今,我们的条件已经比抗美援朝时期好多了。

有2.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筑起的“防波堤”,有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撑起的消费市场,更有每年1.2万亿科研投入锻造的创新引擎。

当“反思派”喋喋不休时,深圳前海的跨境人民币结算量,正以每月300亿的速度在不断刷新着纪录。在这个时候还犯“软骨病”,实在是与我们的实力和这个时代不相符。

参考资料:

1.美财长被曝:受不了,想辞职!——红星新闻2025-04-06 07:45四川

2.对美国关税讹诈“奉陪到底” 我们底气何在?信心何来?——新浪财经2025-04-15 09:55云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