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农村生活的人越来越少,前些年还有不少的老龄人留守农村,近年来老年人渐渐离去,感觉在农村更为冷清,村子里的房子破破烂烂,还有周围的田地也被搁置抛荒,年轻人都在外面的大城市里工作,偶尔逢年过节的时候回农村探望上了年纪的亲人,
但是发现有些家庭的老人离去后他们过年都不回家乡,有些农村根本常年都很难看到有人,整个农村长满杂草一片凄凉,走进农村仿佛自己已在电视剧中的聊斋系列片中,心里充满了恐惧,也不知道如此现象如何破局?
也不知道平原地区的农村和山区的农村相比,哪个农村的经济收益好?应该生活在平原的农民收益好点吧,容易留住年轻人,因为在平原地区的农民主要靠种植业和养殖业添加收益,他们可以机械化种地的同时带动养殖业。
如此可以成为种植和养殖大户,自己种植的粮食来养殖自己的各类家禽,只要市场需求都可以有规模大量发展,无论是粮食还是家禽都可以满足整个市场,只不过要花费不少的成本,一年下来除去成本收益有多少只有他们才清楚。
平原地区养殖大户存在风险的就是怕家禽生病,这是不可小觑的,也许赚得盆满钵满,一旦家禽生病也许是血本无归,种植粮食或庄稼类风险较低,花费的只是肥料和种子成本和时间管理,不像在大山里还要预防野猪,各类野生动物吃庄稼的不少。
比如鸟类或老鼠,这都可以忽略不计,主要是大山里野猪多得很,留守农村的人少之又少,野猪繁殖能力强,一窝可以产7~8只,所以在大山不适合大规模种植粮食,要种的话只能大规模种植水果类的农作物。
我是山区的农民,在我们偏远的地方农村耕地都是丘陵起伏且不规则的龙脊梯田,我们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种地和养殖只为填饱自家的肚子,粮食和家禽都不能有规模大量生产流入市场来添加收益,做饭用的是柴火灶。
比起平原地区的农村感觉辛苦许多,山区的村民大多数经济收益主要来源于大山资源,秋季农忙过后上山采药材和挖冬笋,那时是有不少收购商进村收购冬笋的,只是赚的都是辛苦钱,其中竹子和它结的笋占了年收入的百分之八十。
心里大致总结了一下为什么农村的年轻人不愿意留在农村,不管是平原还是山区的农民赚钱都不容易,养殖和种植都存在风险,农民赚的都是日晒雨淋的血汗辛苦钱,这也是导致年轻人都不愿留在农村的原因之一,在农村还不如去城市找份工作安心上班,因为在农村生活太辛苦了,也许年纪大干不动了会回到农村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