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如草,踏实就好。风来吹不到,雨来淋不跑。
Hi,大家好,我是初清~
在非洲有一种植物,被人们称为“复活草”,它就是密罗木。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称号呢?
原来,每逢旱季,大多数植物都会枯死。
然而,密罗木仅需一滴水,就能重获新生。
顽强的生命力,让它成为荒漠的“幸存者”,更成为人们艰苦环境下活下来的希望。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我们总会遭遇各种低谷与挫折。
《毛选》告诉我们:面对困境,要像小草一样,看似柔软,实则无比坚韧。
01 像小草一样,拼命向下扎根
越是低谷处,越是狠扎根。
古人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大意是:任何伟大的成就,都源于坚实的基础。
这就如同小草,虽然在地面上或许看似不起眼,但它的根却在地下拼命延伸。
西汉时期,匡衡因为出身贫寒,吃尽了生活的苦。
当他下决心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时,却发现家里穷得连灯油都买不起。
奋进的人,又怎会被困难打倒?
为了晚上能够学习,匡衡在墙壁上凿了个洞,借着邻居家的微光,匡衡实现了晚上读书的愿望。
随后的日子里,他像小草一样,拼命地读书,汲取成长的养分。
终于,他凭借渊博的学识,成为一代名相,并改变了家族的命运。
《毛选》中多次强调:“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
这就告诉我们,想要向上生长,先要向下扎根,通过丰富的积累,才能在未来一飞冲天。
正如扎根的深度,决定了成长的高度。
只有沉淀自己,储蓄能量,才能迎来未来的厚积薄发。
02 像小草一样,顺应生长时令
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古人用智慧告诉我们,大自然有着自身的规律,行走在社会中,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
“草根院士”张兴栋,很多人都知道他在新型生物材料上的成就,却鲜有人知道他45岁才开始转行生物材料学。
当时,其他研究院都已经名誉加身,而张兴栋才刚刚进入大学读书。
身边的朋友问他:“你现在才进入这个领域,不觉得晚吗?”
张兴栋淡淡地回答道:“只要找到自己的节奏,任何时候都不会晚。”
果然,在随后的时间里,他不问世事,专心投入研究。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历经千帆后,他终于开发出新型生物材料,并成功当选工程院院士。
《毛选》中提到:“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人这一生,每个人的节奏都不可能一样。
但只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好自己的节奏,就一定能够顺应时势,乘势而上。
03 像小草一样,风往哪吹往哪长
小草在风中摇曳,却从不抱怨,而是随着风的方向生长。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欲望和焦虑让人们痛不欲生,唯有像小草般随遇而安,方能处处是安。
大学毕业生张强,原本想从事自己喜欢的设计工作。
但投出去了几份简历,都石沉大海。
为了尽快地融入社会,他只能先进入一家销售公司。
刚开始的时候,他十分沮丧,觉得自己的一生,很有可能会在这样的浑浑噩噩中度过。
直到在一期节目中,看到了小草适应环境的顽强后,他下决心改变现状。
于是,他努力学习销售技巧,不断拓展客户资源。
终于,在销售行业小有成就,完成财富积累后,他成功拥有了自己的设计公司。
生活中,困难无处不在。
在人生的大多数时刻,我们都无法按照自己的想象行事。
面对困难和变化,唯有像小草一样灵活应对,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的话
小草微不足道的背后,像极了在生活里打拼的你我。
任凭风雨蹂躏,始终保持一颗永不服输的生命力。
管它顺境或是逆境,拼命向下扎根,顺应生长时令,风往哪吹往哪长。
无论遭遇怎样的低谷,都能坚韧不拔,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关于AI读书:
要读书,会读书,爱读书,用AI点亮智慧,照亮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