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用“三国梗图”,形容研一到研三的变化,导师看了也想笑

伊诺科普 2024-03-13 14:46:03

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很多用人单位开始提高门槛,用更严苛的学历来衡量学生的能力了。从本科学历提升到研究生已经并不罕见,因此很多学生意识到现在当务之急就是去考个研究生。

这两年来考研人数不断的增加,但如果你不努力复习的话,也只能成为陪跑当中的一员,今年报名人数首度下降,让很多学生看到了希望。

研究生用“三国梗图”,形容研一到研三的变化,导师看了也想忍不住笑

尤其是今年高分考生居多,300多分的似乎是常态,而400往上的也是扎堆出现。似乎上岸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大了。

很多研究生都觉得上岸之后,大家总要抱着感恩的心态去接受生活带来的馈赠,以后要好好表现,面对自己的导师,自己的师兄师姐,都要用最认真,最诚恳的态度。

然而人总是会变的,从研一到研三,这三年时间足以消磨一个人对于研究生的热情或者是好奇心,所以大学生的心路历程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最近就有研究生做了一组梗图,用《三国演义》来吐槽自己三年来的心态变化。

首先是作为研究生新生,研一刚开学的时候,大家表现的就像刚刚认了董卓为义父的吕布一样。打了满满的鸡血,简直要给导师跪下,感谢导师的收留之恩,认为这一切都是天大的福气和幸运。

这个时候大家内心十分青涩,也怀有着各种憧憬和希望。不过到了研二的时候,有一些学生渐渐意识到自己的位置,原来导师是自己的义父,可是自己就像是看门的吕布一样,打的只是一些杂工,仿佛只是在跪着要饭。

这个时候有不少同学内心想的是我是堂堂大丈夫,我要站起来生活。于是大家也模仿着当年研一的时候看师兄师姐的样子。学习摸鱼了,会糊弄工作了,还会把导师的任务偷偷交给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让他们去完成。

等到研究生三年级的时候,大家就彻底变成老油条。这个时候也懂得如何去依靠老师,让自己顺利毕业了。哪怕导师可能对自己百般嫌弃,但这时候研究生们却依然有种百折不挠的精神。

为了准备毕业论文答辩,为了顺利的通过研究生三年的考验,宁可挨骂也要去找导师。看到这样形容鲜明的转变,相信有很多研究生导师也忍不住笑了,因为这实在是太真实。

谈到读研的特殊性,跟风考研的学生往往注定难以上岸

首先,研究生阶段需要经历长期的准备和规划。如果只是盲目跟风考研,缺乏一个长远的规划,那么很难进行全面深入的复习。这样的情况下,你可能无法确定理想的研究生院校,也无法做出充分的准备,从而只能成为考研的炮灰。

其次,考研本身就需要做出许多的舍与得。为了追求研究生的机会,你可能不得不舍弃其他重要的选择,如考公务员或争取编制的机会。

这是因为有些考试的时间可能会撞在一起,而且不同考试的复习准备也可能发生冲突。放弃其中一个选择,就意味着你需要在不同的领域做出权衡,而这可能会影响到你未来的职业发展和机会。

此外,跟风考研的学生可能缺乏深思熟虑的动机,仅仅因为身边的同学都在考研而跟风参与,而非真正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这样的考研决策往往缺乏坚实的动力支撑,容易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丧失信心。

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来说说吧?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