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和汉字的博大精深,一度让很多前来学习中文的留学生感到困扰,也出现了很多哭笑不得的局面。因此大家都说中文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语言了。
有一部分学生学英语的时候感到很困难,但是看到外国人在学中文的时候比我们的样子还要糟糕,便觉得大仇已报。汉语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它并不是一门死语言,而是一门可以不断更新创造的语言。
只要通过汉字的组合就可以创造出新的词语。之前有网友说星期八这个单词用英语怎么说?你会发现很多老外蒙了,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创造出这样一个单词,可是用中文却轻轻松松的说了出来。
但是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他们把汉语又玩出了新花样和新高度,实在是让人招架不住。很多家长上了年纪也感到疑惑,现在的大学生怎么都这样说话了?
其实各个圈子都有自己的行话,或者说是一种暗语,而大学生们他们经常追星什么的也诞生出来了一种圈内的暗语。一位大学生突然发了一个帖子,叫做内场第一排视角避雷,看样子他只是在教室第一排看老师讲课而已。
但是里面的内容却让人大呼看不懂,什么?离主舞台很近,但视角太偏?这是在看演唱会吗?下一句话更是让人一头雾水,“不是我担,但饭撒超绝”。
另一位大学生赶紧晒出了自己上课时候拍下的PPT,自称为学术站姐,而另一位在二排上课的学生同样说出了“饭撒”这个词,并骄傲的表示什么实力我不多说。
下一个同学看IP地址应该是在澳洲留学,说自己看的是“澳巡”,山顶票看不到人避雷了。还有人发现自己的同桌正在看其他老师的视频,一边上课一边开小差,于是决定曝光一个“黑”,抢到内场票还看对家视频,太过分了。
大学生们在这玩的不亦乐乎,却让家长和老师们感到很担忧,难道这又是什么全新流行起来的教育方式?然而这些还得靠见多识广的网友们翻译。
其实大学生们只是模仿那些追星族在进入演唱会现场之后会说的一些话,把教室给当成了演唱会来比喻。不得不说现在的学生真的发明了一些稀奇古怪的交流方式,这也说明他们是多爱赶潮流。
但上了大学之后,学生们拥有更高的自由度。很多学生并不会让追星影响到自己的学习,而且作为成年人,他们更具有主见和自我判断能力。如果这种爱好能够成为他们大学生活的调节剂,那也是非常不错的。
在大学这个成年人的阶段,他们更有能力自己做决策,判断何时是适当的时间投入追星,何时需要专心学业。
然而,始终要警惕的是,不能让其影响到学业。学习应该始终放在第一位,追星只能是一种合理的娱乐活动。同时,在大学时期,许多人可能将自己的偶像作为学业目标,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业上出彩。
任何事情都需要适度,不能过于沉迷。在追星与学业之间要找到平衡点,确保追星的热情不会妨碍到学业的正常进行。学生们要明确自己的学业目标,并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确保在追星的同时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业表现。
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来说说吧?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