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外长秦刚与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在柏林举行会谈。但德方表现出的态度并不是很友好,甚至前后矛盾。

据德国外交部消息称,在与中国外长秦刚会晤后,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向记者表示,“中国可以在结束‘战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公开承认中国可以帮助解决乌克兰冲突。
但据法新社报道,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在与中德外长共同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当面警告中国外长,“在俄乌冲突出中立,就等于站在侵略者一边”。
德外长这个观点不是第一次提出了。俄乌冲突以来,德国多次在俄乌问题上指责中国的“中立立场”。究其原因,不外乎出于德国利益考虑,而拉中国下水才是对他们有利的。

首先,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属于德国政府体系中的亲美一派,因此在政治倾向上经常向美国看齐。美国一向敌视中国,德外长一派在对华态度上也就以打压、遏制中国为主。
其次,德国想要坐上领导欧洲的头把交椅,一方面需要获得美国的支持,投其所好打压中国是“投名状”。另一方面,需要压制住与之接壤的俄罗斯,而俄乌冲突正是削弱俄罗斯军事、经济实力的大好时机,一旦俄罗斯战败,德国将趁机压制住俄罗斯,改变对俄的能源被动依赖现状,增加在欧洲的话语权。而中国与俄罗斯的战略合作关系,则被视为降低对俄制裁和削弱的关键因素。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德国不断向乌克兰输送大量武器,确保用乌克兰狠狠遏制俄罗斯。同时,试图拉中国下水,挑起中俄对立,断了俄罗斯获取外界支持的可能性。

鉴于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和日益提升的国际影响力,美国、欧盟意识到,中国可能将成为解决俄乌问题的关键第三方。为了不让中国彻底倒向俄罗斯,西方国家不断向中国泼脏水,在国际上大肆渲染“中国威胁”和“军援俄罗斯”的舆论氛围,竭尽所能施压中国在俄乌之间做出选择。
然而不管他们怎么蹦跶,中国的中立立场不会改变。俄乌问题非常复杂,如果中国顺了西方国家的意,不管选择站队任何一边,都将让中国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因此中国在处理俄乌问题时,采取了占领舆论制高点的策略,即本着和平的原则,提倡用政治手段和平解决俄乌冲突,表明“劝和促谈”的立场,并开始付诸行动。

2月份,中国发布了概述中国立场的12点文件,其中就包括敦促莫斯科和基辅举行会谈。
4月底,中国与乌克兰两国元首进行了俄乌冲突以来的第一次电话交谈,就中乌关系和乌克兰危机交换了意见。
近日,秦刚外长在柏林表示,中国将 "很快派一名欧洲事务特别代表前往乌克兰",该代表还将访问其他欧洲国家。
中国的处理方法才是大势所趋。于情,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是向往和平的,和平解决符合大多数国家愿望。于理,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是联合国的宗旨,是全球安全所需。中国采取这个方式,就是站在和平的制高点上。
于是,压力就给到了正在俄乌冲突及全球区域安全中拱火和制造矛盾升级的美国等西方国家。在提倡和平的“中国方案”面前,美西方才是被动的一方,因此才会不断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在俄乌之间站队。

这与西方国家的非黑即白的“二维思维”截然不同,也是他们无法理解的中国外交智慧。
中国已出招,就看美欧国家能不能接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