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太平洋的深深太平洋底,藏着谁的眼泪?当任贤齐的《伤心太平洋》响彻大街小巷时,很少有人知道这首歌的旋律来自日本北海道的风雪。
从上世纪80年代到千禧年,港台歌手几乎人手一首翻唱金曲,而它们背后站着同一位“女神”——中岛美雪。
有人说她是日本国宝级歌姬,有人说她是华语乐坛的隐形造星机,更有人戏称,当年黄家驹远赴日本发展,或许正是因为华语乐坛被中岛美雪的翻唱曲‘攻陷’。

从北海道雪国到亚洲顶流,一个被老师骂“一文不值”的女孩.
1952年,中岛美雪出生在日本北海道札幌市。她的童年像一部文艺电影,父亲是医生,母亲痴迷文学和舞台剧,家中常年流淌着古典乐与民谣的旋律。
小学二年级时,她鼓起勇气向老师展示自己写的曲子,却换来一句“一文不值”。这个评价让年幼的美雪躲进房间大哭,但母亲的一句话改变了一切,你的音乐是给懂它的人听的。

大学考入藤女子大学国文系的她,白天研究古典文学,晚上抱着吉他在民歌社团唱歌。
1972年,她带着原创歌曲《我时常这样想》参加全国音乐比赛,拿下优秀奖却拒绝出道,我还不知道音乐对我的意义。
直到三年后,父亲中风离世,为筹办葬礼耗尽积蓄的她,才在第九届流行歌曲竞赛中以《蓟花姑娘的摇篮曲》夺冠,正式踏入乐坛。

养活华语乐坛的“隐形女王”,这些爆款金曲全是她的!
“翻唱她的歌=红遍亚洲”——这曾是港台唱片公司的财富密码。据统计,中岛美雪有70多首作品被改编成100多首华语歌曲,覆盖邓丽君、王菲、任贤齐等顶流歌手。
邓丽君的《漫步人生路》翻唱自《习惯孤独》,成为一代人心中“优雅人生”的BGM。

王菲的《容易受伤的女人》原曲是《口红》,助她在香港乐坛一战封后。

任贤齐的《伤心太平洋》《天涯》分别改编自《幸せ》《竹之歌》,直接奠定“天王”地位。

范玮琪的《最初的梦想》让无数高考生热泪盈眶,原曲《骑在银龙的背上》则是日剧《五岛医生诊疗所》的催泪神曲。
就连刘若英的《原来你也在这里》,旋律也来自中岛美雪笔下的《被爱的花与不被爱的花》。

网友调侃,中岛美雪等于港台乐坛半壁江山。当年唱片公司甚至专设部门,盯着她的新专辑“扒歌”。

她凭什么让黄家驹“避其锋芒”?
1990年代,Beyond乐队主唱黄家驹曾公开批评香港乐坛“原创匮乏,翻唱成风”,最终远赴日本发展。而彼时中岛美雪的作品正席卷华语圈,光是1992年就有12首翻唱曲登陆香港十大金曲榜。
王菲翻唱的《容易受伤的女人》横扫全港时,中岛美雪本人正在筹备一场颠覆传统的演出——自编自导音乐舞台剧《夜会》。
这场融合戏剧、舞蹈与音乐的盛宴连办16年,场场爆满,连香港才子黄霑都专程赴日“追更”。

中岛美雪的“杀伤力”不只在于旋律。她的歌词被日本文坛誉为“现代诗”,《给我一个永远的谎言》被解读为对日本左翼运动的挽歌,《线》成为婚礼必唱曲,《地上之星》则唱哭无数为生活奔波的普通人。乐评人说,她写爱情,却让女人学会独立,唱孤独,却让人听见希望。

70岁未婚的乐坛“女战神,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中岛美雪的人生比她的歌更传奇。
出道50年创作超500首歌,专辑霸榜日本Oricon周榜横跨四个年代,创下《地上之星》连续在榜183周的纪录。包揽日本唱片大赏作曲奖、紫绶褒章(日本最高荣誉之一),甚至被写进音乐学院教材。玩转广播主持、电影配乐、舞台剧导演,却从不上综艺炒作,私生活成谜。70岁仍住在东京普通公寓,买菜、写诗、弹吉他,把日子过成“风雪与玫瑰并存”的诗。

曾有记者问,为何不结婚?她笑着弹起吉他唱道,爱是旷野里呼啸的风啊。这份洒脱,恰似她为日剧《无家可归的小孩》写的主题曲,即使被全世界抛弃,也要在泥泞中开花。

当中岛美雪在2020年宣布退出巡演时,无数歌迷泪洒现场。她的存在提醒着我们,真正的艺术从不受限于语言与国界。
那些年我们以为的“华语经典”,实则是亚洲文化交融的见证。而中岛美雪用半个世纪证明——好的音乐,能让北海道的风雪吹进香港的茶餐厅,也能让东京的月光照亮北京的胡同。

或许正如她写给范玮琪的歌词,最想要去的地方,怎能在半路就返航?
最后,对于这位“养活半个华语乐坛”的奶奶级女神,大家伙有何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