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不忘】
1955年秋,台北士林官邸内,年近70的蒋介石正吃早饭。这位曾经的军事强人,如今生活极其规律:早上看报、吃饭、办公、批文件。这天,他信任的老厨师照常准备了早餐,但蒋介石却心神不宁,筷子在碗里搅来搅去,几乎没吃几口。
蒋介石最近食欲明显下降,连平日最喜欢的清炖土鸡汤也提不起他的兴趣。侍从们都注意到了这个变化。宋美龄对此非常担心,常常亲自到厨房查看,要求厨师们多花心思,做出更合他口味的菜肴。
蒋介石的烦恼并非来自饮食。自1949年末退守台湾以来,已经过去了五年多。尽管他在岛上重新建立了政权,但对家乡的怀念却日益加深。独自一人时,他的心思总会不由自主地回到浙江奉化的故土。
奉化是他的故乡。1887年,他在这里出生,这片土地风景优美。14岁时,他在奉化结婚,后来他的长子经国也在这里出生。1949年冬天,他在奉化溪口做出了重要决定,带领剩余部队撤退到台湾。
蒋介石很少在外人面前流露对故乡的思念,唯独对家乡的那道特色美食情有独钟。尤其是那道令他念念不忘的黄花泥螺,小小的螺肉只有绿豆般大小,搭配上珍贵的鱼子,经过独特腌制,咸鲜适口,带着浓浓的家乡味道。在他印象中,奉化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准备这道美味,每逢重要节日,更是款待宾客的招牌菜。
奉化有句老话叫“一颗泥螺配一碗饭”,生动体现了黄花泥螺在当地人餐桌上的重要性。每当回忆起这句俗语,蒋介石总会想起童年时光:母亲常在饭桌上摆一小盘黄花泥螺,让他伴着刚出锅的米饭慢慢品尝。
尽管台湾的海鲜丰富,澎湖的螺肉尤其美味,但蒋介石始终觉得这些比不上他记忆中的家乡风味。随着年岁增长,他对故乡的思念越来越深,甚至到了吃饭时都感觉不到食物的滋味。
【特务头疼】
蒋介石的指令迅速传达至保密局第七处。这个部门主要负责官邸相关事务,平时处理各种棘手问题,但这次的任务却让他们感到无从下手。第七处的工作人员大多来自北方,对江南地区的这道特色菜肴完全陌生,毫无头绪。
保密局第七处之所以具备承担重大任务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源于1949年的一次关键行动。当时,副处长侯祯祥指挥团队,在国民党政权即将撤出南京的紧要关头,成功执行了一次极为出色的撤离计划。
杜月笙利用自己的人脉网,通过陆根记营造厂的负责人陆根泉,成功搞到了三艘平底船。这支临时拼凑的船队,任务就是秘密运送蒋介石夫妇的所有贵重物品。从南京出发,一路到达台湾,再经由淡水河悄悄运到士林社子,整个行动安排得滴水不漏。
宋美龄最为庆幸的是,她那些价值连城的珠宝、华美的旗袍、古董家具,甚至心爱的法国皮鞋,全都安全运抵台湾。这种高效的行动力,使得第七处赢得了蒋家的高度信赖。此后每年圣诞节,宋美龄都会亲自签名送出精致的礼物,以表达她的赞赏之情。
当前这个搜寻黄花泥螺的差事,让这些经验丰富的情报人员感到棘手。他们明白,这不仅仅是一道普通的菜肴,更是寄托了国家领袖对家乡的深情。因此,他们必须成功完成这项任务,并且要做到毫无差错。
在台湾本岛,第七处的人根本找不到真正的黄花泥螺。即便在澎湖发现了差不多的海螺,做出来的味道也完全不是蒋介石记忆中的那种。他们都很了解蒋介石的脾气——只要是关于家乡的东西,他从来不会随便应付。
保密局内部多次召开会议,商讨如何执行这项特殊任务。有人提出在台湾尝试仿制相关工艺,但这一想法迅速被否定,因为一旦味道有偏差,可能引起领导不满。还有人提议从香港秘密运输,但考虑到运输过程复杂,可能导致食品质量下降,这一方案也被排除。
就在所有人陷入困境时,侯祯祥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潜在的办法。身为副处长,他清楚保密局还掌握着一支独特的队伍——那些在商船上活动的“交通员”。这支力量自戴笠时代就已组建,他们利用民用船只作掩护,专门为官方完成各类特殊的采购工作。
【巧用关系,暗度玄机】
在台湾,蒋介石度过了宜人的初秋时光。他习惯在士林官邸的花园里漫步,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斑驳地洒在小路上,也映照在他的身上。有时,他会驻足片刻,远眺青山,眼神中流露出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尤其是家乡宁波的那道美味“黄花泥螺”,更让他心生怀念。
"黄花泥螺"是宁波奉化特产的一种小型螺肉,肉质细腻如豆,与高档鱼卵一同腌制,制成咸鲜美味的酱料。当地居民将其视为珍馐,常用于佐餐,无论是配饭还是配粥都很适宜,逢年过节更是用来招待尊贵客人的佳品。
宁波人的餐桌上,总少不了"黄花泥螺"这道美味。每当开饭时,那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独特的口感让人欲罢不能。当地人常说的"一粒泥螺一口饭",生动地展现了这道菜的魅力所在。它不仅是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佐餐佳品,更是宁波人心中难以替代的家乡味道。
蒋介石在外漂泊多年,虽然四处为家,但对故土的思念从未淡去。特别是家乡的那一口美味,成了他在异乡时最深的念想。某天,思乡之情涌上心头,他忽然说道:“我想尝尝黄花泥螺!”
侯祯祥作为保密局第七处的负责人,深得蒋介石信任。他了解蒋介石的性格特点,明白其思乡情绪的重要性。基于这一判断,侯祯祥决定采取特殊措施,动用所有可用资源,设法运送"黄花泥螺"。
他灵机一动,想到了保密局的“联络员”——这些早年由军统训练的秘密特工,分散在各个私营船运公司,专门为保密局和官邸采购各种稀有物品。
在“交通员”的协助下,侯祯祥仅花费不到一个月,便成功将宁波奉化的“黄花泥螺”运抵台湾。为了保证任务的安全性,他并未一次性将所有货物送往目的地,而是先通过“交通员”购入了30瓶,并将它们秘密存放在第七处的仓库中。
次日晚上,侯祯祥赶紧把两瓶东西送到了蒋介石桌上。蒋介石尝了一口,顿时眼前一亮,这味道让他想起了许久未见的家乡风味。
“这就是黄花泥螺!”蒋介石面带微笑,不禁感叹道。他品尝着这道家乡美食,仿佛置身于宁波的餐桌旁,心中的思乡之情也因这熟悉的味道而有所缓解。对侯祯祥的出色表现,蒋介石同样赞不绝口:“侯处长,干得漂亮!”
时隔不久,蒋介石再次提出一个特殊需求,他渴望拥有一把老式德国制造的折叠剃须刀,这种款式在台湾几乎绝版,连上海的老字号理发店也难觅踪影。经过多方努力,最终在几家海外代购店中发现了少量库存的老款德国剃须刀。蒋介石如获至宝,使用时显得格外满足,似乎重新体验到了昔日的那种奢华与惬意。
蒋介石的晚年生活充满了细枝末节的小事。他始终惦记着故乡的风味和用惯了的物件,这些需求都经由保密局第七处秘密处理。对侯祯祥等人而言,执行这些看似平常的任务,实际上维系了他们与蒋介石之间特殊而微妙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