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CBA季后赛1/4决赛G3生死战中,广厦男篮以83-85惜败青岛,大比分1-2落后。这场看似胶着的对决,实则是广厦在球员表现、战术执行与防守体系上的全面溃败。从外援布朗的低效输出,到核心孙铭徽的慢热开局,再到教练组的临场应变迟缓,广厦的失利,是一堂“如何输掉关键战”的教科书级案例。
一、外援与核心的“集体哑火”
布朗的29投8中、三分16投4中,25分的得分背后是刺眼的21次打铁。上半场12投2中仅得7分,末节关键回合强投三分被封盖——这位被寄予厚望的外援,用29次出手换来的却是球队首节仅得12分的尴尬。而孙铭徽的慢热,更是让广厦陷入“开局即挖坑”的困境——上半场4投0中,下半场虽狂揽15分,却已无力回天。
内线支柱胡金秋同样令人失望。10投5中11分8篮板的数据看似中规中矩,但在球队需要他“硬解”时,却多次错失篮下机会,让青岛内线防守压力骤减。当核心球员集体失灵,广厦的进攻体系便如无头苍蝇般乱撞。
二、战术调整的“致命迟缓”
广厦的溃败,始于战术执行的混乱。开局面对青岛的压迫式防守,球队毫无破解之策,第一节三分线外11中1的惨淡命中率,暴露了进攻端的无序。而下半场12-0的反超高潮后,主教练王博的“按兵不动”,更成为转折点——青岛果断换上韦瑟斯庞单打,瞬间扭转局势,而广厦的轮换调整与关键球战术却姗姗来迟。
最后一攻的布置,堪称“战术灾难”。布朗强投三分被封盖,暴露了教练组对球员纪律性的失控。若提前设计挡拆配合或内线空切,或许结局将截然不同。
三、防守体系的“全面崩塌”
广厦的防守,堪称“漏洞百出”。青岛队多次轻松突破内线得分,甚至出现米奇快攻单臂劈扣的尴尬场面。教练组紧急叫停后,调整效果仍微乎其微——青岛全场内线得分高达48分,而广厦仅得34分,禁区攻防的失衡,成为压垮球队的最后一根稻草。
防守端的松散,与球员体能透支、战术执行混乱不无关系。但更深层的原因,是教练组对青岛进攻特点的预判不足。当青岛连续利用挡拆和空切撕开防线时,广厦的防守策略始终未能有效限制。
广厦的失利,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球队在高压下的短板。若想在未来走得更远,他们需要重新审视外援选择、核心培养与战术设计——毕竟,季后赛的舞台,容不得半点侥幸。
常规赛依靠布朗孙明辉胡金秋以及锋线的强势发挥,就能够打的赢,不是依靠强硬的防守来赢球。季后赛的对抗防守一下子让他们有点无所适从,投篮准星也偏了,说实在的,球队差一个真正的内线五号位,不然广夏有点悬
广夏胡金秋完全被杨瀚森克制。
三分哑火了
写的非常好 分析也很到位 希望浙江队能听到 王博还是太年轻 浙江队每到关键时刻的掉链子不是没有原因的 教练在对球队的失控边缘 如果是以前是孙铭徽 那现在就是布朗 两人都是心高气傲 更倾向于个人英雄主义 个人能力强固然好 但百花齐放才是春 没有那个球队总是一个人赢得比赛的 就算是乔丹 身边不还有皮蓬罗德曼科尔等等 青岛就是一面镜子 想想当年的浙江三少是不是似曾相识 刘伟伟教练把稠州的青年军模式带到了青岛 那我们浙江的活力去了哪里 排除胡金秋稳重的打球风格 人家一贯的的稳定性球风 那其他的人蜕变成大叔了吗 布朗还是干自己的活 串联的事交个别人吧 王博也不要押宝在外援身上了 多利用一下国内球员 朱俊龙赵嘉仁胡金秋孙铭徽 多一点活力激情 都打出来 人家跟你在拼刺刀了 我们还沉迷在常规赛冠军 该清醒清醒了 即使在青岛主场也应该打出血性来 期待第四场比赛
胡金秋是一个好球员!不是一个好球星!
大秋尚未达到易建联水平,季后赛的强度让他发挥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