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无证!独立开展检验!
检验毕业生做检验被罚
4月3日,崇信县卫生健康局官方公众号健康崇信发文,曝光了崇信县某医疗机构任用未取得检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独立开展临床检验工作一案。
据文章介绍,执法人员在对某医疗机构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时,该医疗机构检验科工作人员Z某正在独立开展临床检验工作。查看资质时,Z某未能提供出具从事检验工作的相关资格证书。
经调查,Z某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但未取得检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受聘到该医疗机构检验科独立开展医学检验工作并出具检验报告。
执法机构立案调查后,认定该医疗机构聘用未取得相关资质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开展临床医学检验工作,属于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开展临床检验工作。执法人员给予该医疗机构罚款12000元的行政处罚,同时责令立即改正违法行为。
检验科因“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工作”案件很多,比较特殊的是,此次被罚的并非以往那般是护士、医师,甚至并非医务人员做检验,而是一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
值得明确的是,本次判罚并不是说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没取得专业资格证书前不能参与临床检验工作,关键点其实在于文中提到的:独立开展工作并出具检验报告。
检验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作和取得资格证书之间一般都会有一段“空窗期”,这是普遍现象。
这段时间,应届毕业生受聘后当然可以直接参与临床检验工作,但必须是在上级医生指导下,而且也不能在检验报告单上署名,不能独立值夜班。
从上述判罚的文字中,我们能大致推测这次被判罚的是很基层的医疗机构,检验科规模很小。这类小型医疗机构往往检验科工作人员仅有数人,轮班后同时值班的可能仅有1人。
这应该就是出现本次判罚的原因。
02
就业困境叠加打击挂靠
检验人陷入“死循环”
2024年开始,各地开始收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报名审核,具体措施包括了报考其他专业的转岗要求、工作年限及学历要求、提供工作证明或社保缴纳明细等等。同时多地还出台文件大力打击“挂靠报名”。
2023年,广州卫健委在审核考生资格信息的时候,就发现部分医疗机构接受考生违规挂靠报名。
甚至还在要求核查的通知中点名了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挂靠”现象:同一机构内某些报考专业(如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康复医学治疗技术或药学专业等)考生人员数量达几十人,明显超出正常报考人数范围。
不仅是广州,同样的问题还出现贵州,而且出现了伪造医院公章的恶劣情形。
2023年12月7日贵州遵义市发布的有关查处不法分子伪造医院公章提供有偿【挂靠】服务的《重要工作提示》中提及,查处10余人并报案,同时也要求重点核查民营医疗机构和外省报考的考生。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卫生资格考生实际上不允许社会考生报名,所以以往一些应届毕业生、研究生或者暂时处于职业空窗期的考生往往采用所谓“挂靠”的方式报名参加考试。
所谓“挂靠”即通过中介或者直接联系部分医疗机构的考试报名负责人员等方式,以这类医疗机构的在职工作人员名义报名考试。但这种方式无疑是不合规的。
另外大多数“挂靠”都需要收费,这也导致了专门针对这一需求的“灰色产业链”的出现。
“挂靠报名“并非新近出现的问题,为什么会招来主管部门这么大的监管力度呢?
核心原因就在于疫情后检验专业的就业困境。随着医疗行业扩张期结束,各医疗机构对内降薪裁员屡见不鲜,对外各种招聘要求水涨船高!
医疗机构招聘的时候不再倾向于招聘新人自行培养,而是将资格证书等作为门槛,招聘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老手,更方便快速融入科室整体工作中。
这也导致很多刚刚毕业或者正待业待岗的从业者陷入“没工作考不了证,找工作又要证”的“死循环”。
每次相关内容的评论区也能看到很多检验人反馈这个问题:
不过,随着一纸通知的发布,这一不合理的现象有望得到改变!
03
湖南:具备相应学历
报考无需工作经历和单位
2024年12月,湖南省卫生系列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就已经发布《关于我省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药技(士、师)报考条件的工作提示》,明确:
具备相应专业中专、大专学历,可直接参加药(技)士资格考试;
具备相应专业硕士学位可直接参加药(技)师考试;
以上两类人员报考不需工作经历,报考时工作单位可填写“无工作单位”。
虽然仅将士、师级别纳入,未纳入中级职称,但这则通知确实可以解决很多行业新人目前最为窘迫的困境。
不过遗憾的是,该新规仅针对湖南籍考生,且考生需回原籍报名参考。
当然乐观来看,随着湖南新规的出台,后续肯定还会有其他省份跟进!
主管部门既然已经看到问题,相信都会积极解决。
2025年的考试刚刚结束,相信2026年的考生能摆脱“死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