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学院老师火了!AI辅助教学,却给学生更多“留白”?

岁月轻如絮 2025-03-28 12:31:58
西安欧亚学院的刘念老师火了,倒不是因为她长得像哪个明星,而是因为她的课——左手拥抱DeepSeek,右手却给学生更多“留白”。这事儿听着就有点意思,AI都快把咱们卷没了,大学老师还敢“留白”?这不是反向操作吗?

现在一提到AI,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效率、速度。好像有了AI,啥都能更快更好。可刘念老师偏偏不这么玩儿。她用DeepSeek没错,但不是为了把课排得满满当当,而是为了腾出时间,让学生发呆、聊天、甚至是在雨后闻闻泥土的味道。这操作,搁在一些人眼里,简直是“浪费时间”。

毕竟,现在大学里,PPT恨不得一页塞满十个知识点,生怕学生学少了。但刘念老师不一样,她觉得,教育不是填鸭,得给学生喘息的空间。说白了,她是用AI来解决“卡点”。啥意思?就是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学生理解不了的地方。DeepSeek擅长回答问题,但前提是,你得会问。

刘念老师就利用AI,快速搜集资料、生成方案,但她不会照搬,而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这就像做菜,AI能帮你找到食谱,甚至告诉你每一步怎么做。但味道好不好,还得看厨师的手艺,看他是不是了解食材的特性,是不是能根据客人的口味进行调整。刘念老师就是那个“厨师”,她用AI来辅助教学,但最终还是得靠自己的判断力和经验。她还特别强调一件事:AI再厉害,也无法洞察学生的情绪。

学生上课走神,是因为没兴趣,还是因为遇到了什么烦心事?学生回答问题犹豫,是因为不会,还是因为害怕说错?这些,AI是无法感知的。所以,刘念老师的课堂里,保留了一些“笨办法”。比如,让学生制作“看见布袋”,互相写“看见纸条”。这听起来有点幼稚,但却能传递师生之间的真诚和关怀。

学生期待收到纸条,期待自己被看见,这比单纯的知识灌输,更有意义。这让我想起一个事儿,以前听一个老师讲课,他说,现在学生啥都有,就是缺时间思考。他们每天被各种信息轰炸,忙着刷手机、追剧、打游戏,根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刘念老师的“留白”,恰恰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停下来,感受一下自己,感受一下周围的世界。

当然,也有人会质疑: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搞这些“慢教育”?会不会耽误学生的“前途”?这种担心,不是没道理。毕竟,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谁都想跑得更快。但问题是,跑得快,就一定能赢吗?如果方向错了,跑得越快,离目标不是越远?

教育的目的,不应该是培养只会刷题的机器,而是培养有独立思考能力、有创造力、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刘念老师的做法,其实是在科技和人文之间寻找平衡。她不是拒绝AI,而是让AI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她用AI来提高效率,但更重要的是,她用AI来解放自己,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学生,去帮助学生成长。这就像骑自行车,AI是辅助轮,能让你更快地学会平衡。

但最终,你还是要卸掉辅助轮,靠自己的力量前进。教育也是一样,AI只是工具,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人本身。说到底,教育的本质,还是“看见人”。看见学生的优点和缺点,看见学生的潜力和困惑,看见学生的情感和需求。只有真正看见了学生,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成长。刘念老师的课,或许不是最“高效”的,但一定是最有温度的。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即使在AI时代,教育依然可以充满人情味。而这,或许才是教育最宝贵的价值。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