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力量与产业赋能的乡村振兴交响曲

汝宁读书人 2025-04-15 08:21:27

在济南章丘的青山绿野间,28岁的李芳正在葡萄架下查看作物长势,这位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的姑娘,用三年时间让百亩撂荒地变身生态果园。不远处的汝南县天中山下,天中酒业的发酵车间里,46岁的王大姐正仔细查看高粱发酵情况,她去年从外出务工转为家门口就业,月收入比在城里时还多出1500元。两处相距五百公里的土地上,正谱写着乡村振兴的时代乐章。

一、知识青年的土地情怀

李芳的手机相册里存着三张对比图:2019年荒草丛生的坡地,2021年刚建成的葡萄架,2023年挂满阳光玫瑰的果园。这位城里长大的姑娘,用专业知识改良土壤,引进水肥一体化系统,带动周边12户农民成立合作社。"每株葡萄都是我的孩子",她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道出了新农人对土地的深情。

在章丘的田间课堂,李芳把晦涩的农学知识转化成方言顺口溜。"氮磷钾,庄稼仨兄弟;缺了谁,果子长不齐",这种接地气的教学方式,让村里六旬老农都能听懂植物营养学。三年来,她累计培训村民380人次,培养出5名持证农业技术员。

二、传统产业的现代转型

三百公里外的汝南县,天中酒业的酿造车间里,智能化控制系统正在监测120个发酵池的温度变化。这家扎根豫南75年的老酒企,用现代科技重塑传统工艺,建起从红高粱种植到酒糟饲料的完整产业链。企业流转的2000亩高粱田,带动周边7个村庄年均增收400万元。

酒厂门口的招工榜总贴着"诚聘"告示,生产车间负责人杨天义说:"现在年轻人愿意留乡了,我们车间90后占四成。"

三、振兴路上的双向奔赴

在济南和汝南之间,我们看见乡村振兴的密码正在破译。李芳团队开发的"云上果园"小程序,让章丘苹果直供北上广深,溢价率超30%。天中酒业打造的"酒香之旅"乡村旅游线路,去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带火周边8家民宿。这些创新实践,正在重构城乡要素流动的通道。

当"新知青"遇见老酒企,碰撞出的是产业升级的璀璨火花。李芳的生态果园为天中酒业提供酿酒葡萄原料,酒糟又成为果园的有机肥料。这种循环经济模式,让每亩土地综合收益提升65%。两个看似不相关的故事,在乡村振兴的蓝图上交织成美丽画卷。

从泉城济南到豫南汝南,青春与土地的对话从未停歇。90后姑娘手机里的种植App在闪烁,酿酒车间的物联网设备在低鸣,这些新时代的田园牧歌,正汇聚成推动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当更多"李芳"遇见更多"天中酒业",广袤乡村必将奏响更加动人的发展乐章。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