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快结束的时候,我们手里多了一封挺神秘的信,里面说:“市委那边,办公室秘书科的赵科长,他借着公家的旗号,从一家酒厂弄了一批酒,转手就给卖了,钱全进了自己口袋。”信末就写着:知情人,还有写信的日期,但月份和日子没写清。
琢磨了一番,我们觉得举报的信息挺清楚的,不太像是瞎掰的。估摸着是有人实在看不下去这种偷偷捞好处的事儿,心里气不过,就写了封举报信。
赵科长官职虽然只是个正科级,但在机关大院里,可以说是无人不知。他负责给市里的头头脑脑们服务,每次市委常委会一开,他就是那个负责记录的人。他掌握的内幕消息可不少。因此,大家私下里都爱开玩笑,叫他“常委身边的小秘书”。
检察长下令,赶紧派人暗中调查这条线索。
咱们这儿是出了名的产酒好地方,各个县城都开办有酒厂,其中最有名的酒厂要数“三沟一河”组合。这“三沟一河”说的就是高沟、双沟、汤沟以及洋河酒厂。到了1996年,地方重新划分后,双沟和洋河归到了宿迁市,汤沟则被划到了连云港市。就剩下高沟酒(现在人们常叫它今世缘酒)还留在这儿。
赵科长搞来的酒,那可是相当有名气的。
办案人员抵达了那家名震全国的大酒厂展开调查。酒厂负责人说,就在不久前,市委办公室的赵科长来厂里取走了一批酒,理由是单位需要接待客人。这种事情,在过去是家常便饭。市里的单位为了招待客人,还有为了在节日给职工发点福利,常常会找酒厂要点酒。酿酒这行挺挣钱的,特别是这种不走销售渠道的酒,不用交税,成本也低。反正酒厂是国有的,厂长们也都乐意做个顺水人情。机关来要酒,基本上都会给些。“常委身边的秘书”来了,那更是得好好招待,不敢怠慢。
记得那会儿,有个酒厂特地弄了一批没贴牌子的酒,大伙儿都亲切地叫它“小茅台”。这酒,香气扑鼻,喝着也特带劲。这些“小茅台”,有的直接白送,有的就收点材料成本费。上了点年纪的人,一说到“小茅台”,脸上就浮现出对那段美好时光的回忆。
办案人员继续追查,在酒厂仓库翻出了这批酒的出库单据,接着去门卫那儿问询,也顺利拿到了这批酒出厂的登记信息。
这批酒水,那时候可值钱了,得好几万元呢。
酒厂在市区外头,离着一百多公里远。赵科长要是去酒厂拿酒,那肯定不是挤公交去的。他自己也不会掏钱打车,肯定是坐的单位公车。市里单位出远门用车,那都是有账可查的。办案的人悄悄地把记录给调出来了。
我们找到了赵科长常叫的那位司机,司机也说了,在某一年的某个月某一天,他确实载着赵科长去了那个酒厂处理事情。
根据现有证据来看,赵科长恐怕是已经卷入了贪污的事情里。
检察长听完初步调查的结果后,立马拍板要对赵某动手查办,并且决定先对他进行居家监控。
赵某下班后,我们不动声色地领着他到了那个发电厂的休息处进行问话。眼看就要过年了,休息处里没啥客人,挺安静的。
赵某压根没见过这种阵仗。
面对铁证如山,谁都无法否认和耍滑头。赵某老老实实交代,说是那时候社会上“一切向钱看”的风气作祟,他也动起了捞点外快的念头。琢磨来琢磨去,他觉得自己身为“常委秘书”,去酒厂以单位名义要点酒,对方肯定会爽快答应。接着,他打算把这些酒转手卖给其他单位,对方也不会不买账。这样一来,神不知鬼不觉,就能轻轻松松赚上一笔。
赵某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好几万块钱买酒的钱,也都落进了他的腰包。他原本以为这计划完美无缺,但不知咋的就露馅了,也不知道是哪个步骤搞错了。
根据赵某的供述,侦查员进一步从相关单位翻查了购买酒水所支付的账目记录。
赵某不仅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心里感到悔恨,还特地给家里人留了个便条,吩咐他们把贪污的钱退给检察院。
一步走错,后悔终生。赵某心里别提多懊悔了。
这世上有没有能让人不后悔的东西?答案是没有。
说实话,我们这些处理案件的人,对赵某也挺同情的。
赵某人年纪轻轻的,脑子转得快,文字功底也相当扎实。他现在是秘书科的科长,这个位子可不简单,跟市里几位大领导走得特别近。因为工作的原因,连省里的领导都跟他挺熟的。一般来说,在这个位置上干的人,很快就会被调到县里去当常委。只要工作上不出啥岔子,县长、书记的宝座迟早是他的。要是干得更加出色,当个厅级干部那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儿。总而言之,他的前程似锦,一片大好。
真遗憾,赵某手气不错,拿了一手好牌,结果却打得一塌糊涂。
那时候的法律条文是这样规定的,谁要是贪污或者受贿了十万元,那就得在监狱里待上十年以上。要是贪污受贿的金额没达到十万元,那法院就是按一万元对应一年来判,比如贪污了几万元,那就得按相应的年数来服刑。
赵科长既没自己跑去认罪,也没揭发别人立功,看来得在牢里待上好几年了。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春节就快要到了。
检察院在节假日时通常不会去抓人,那时候嘛,大家都图个轻松,心思都不在工作上,嫌疑人要是被关着,万一出点啥岔子,风险可就大了。
赵科长这事儿,铁定是得进看守所的。该找的证据都到手了,按老规矩,办案的人已经把刑事拘留的一套手续都给备齐了,现在就差检察长一句话的事儿了。
院里办公室来电,让我和另一位办案人员带上资料回单位,检察长等着听案件进展呢。
检察长听完我们的汇报后,挺高兴的,说:“这案子办得挺快,你们真是辛苦了!”然后他接着讲:“春节眼看就要到了,你们回去准备准备吧……”。我心里琢磨着,接下来他可能会说“把人关进看守所”,结果检察长说的是:“明天,市委办公室有个领导要来咱们办案的地方,听听案子的汇报。你们把案子的大概情况说说,别太详细了。之后,办个取保候审,让他们把人领走。”
我不由自主地蹦出一句“但是”,话还没讲完,检察长脸就拉了下来,“但是啥,照着做就对了。”
咱们没必要再啰嗦了,说了句“知道了”,把汇报资料一整理,站起来就走出了会议室。
但是,这回咋就把赵某给放了呢?莫非,是市委那边有人给使了绊子?咱检察长这次咋就没扛住呢?
老羊心里头装满了嘀咕,但咱可是当过兵的,牢记那条铁律:一切行动听指挥,绝对服从命令。
回到办公室,我跟大家说了说上头交代的事儿。
这帮年轻人抱怨声不断。他们抱怨也是有原因的。整天忙忙碌碌,没日没夜的干活,结果还没啥奖金可拿,连家里人都有怨言:“你们整天忙得团团转,家里的事儿都顾不上,也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亲朋好友,也没看你们挣到啥大钱,官位也没见往上升,这究竟是图啥呀。”
这群年轻人和那些被揪出来的贪官有没有个人恩怨?没有。那他们为啥这么拼命干活呢?就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有义务把腐败给清除掉。坚持公平正义,这就是他们的动力源泉。可能有人会讲我这是在瞎扯大话,但说实话,当时我们这些办案的人心里真是这么想的。
赵某这事儿,从刚开始偷偷摸摸地查,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多天。眼看就要大功告成,结果却可能要黄了。那些小伙子们,心里头能没怨气吗?
有个年轻人说话没过脑子,直接喊道:“如果真是这样,那我可不伺候了。”
我是这个专案的头儿,不能让团队散了心。我直接跟他说:“你要是不乐意干了,那就给上面交份辞职信吧!”
说实话,从我的表情上,你们应该也能琢磨出我心里到底怎么想的。
我一开口训话,大家立马就安静了下来。
第二天早上,市委办那边来了个沈主任,我到招待所跟他见了面,简单直接地跟他说了说案子的情况。沈主任听完,就一个劲儿地摇头。我猜,他心里头也觉得赵科长太憨了,愣是把自己的大好前程给整没了。
沈主任到了。我们直接在他面前搞定了取保候审的事儿,这样担保人就定是他了。手续一弄好,人就直接交给他带走了。
人一走,我就跟兄弟们讲:“大伙儿把东西都整理妥当,回家歇着去。明天一早咱再回办公室干活。”说完,大家就都各自回去了。
回到家,午饭一吃完,我就直接躺床上,一下子就睡着了。这几天到处奔波,确实累得不行。
没多久,客厅的电话开始疯狂作响,跟个不停催促的烦人精一样。我压根儿不想去理它。稍等片刻,它又响了。再等一会儿,还是响。我猜八成是院里打来的,说不定领导又要吩咐啥活儿。心里头有点儿窝火,索性就不接这电话。往被子里一钻,继续我的美梦。没过多久,电话又叮铃叮铃响了两回。再后来,电话好像懂了我的心思,就再也没闹腾了。
第二天早上,公司里头说要开个会,通知发到办公室了。
检察长碰见我,就问:“小羊,昨天下午你咋没接电话呢?”我直接回道:“头儿,我这阵子忙得要命。一到家就倒头就睡,哪还能听见电话响啊。”检察长听了,轻轻一笑,就没再追究。其实,为啥不接电话,咱们心里都有数。
那个案子的资料就放在档案柜里头,反正保释候审最多能拖一年。上头领导没指示,大家伙儿谁也不想主动去碰这个茬儿,免得挨批评。
冬天一走,春天就来了,花儿也都绽放了。
四月初的一天,检察长突然给我打了个电话,让我到他办公室一趟。他跟我说:“去把赵某叫过来,然后赶紧给他办个刑事拘留,直接送到看守所去。接着,把提请逮捕的文件准备好,送到批捕科那边,让他们快点审核。一旦决定了逮捕,马上把案卷材料送到起诉科,让他们开始审查起诉。”
这种设置,真的是让我大吃一惊,完全没料到会这样。
回到办公室后,我立马动手,按照检察长的吩咐,一件件地去把事情办妥。
之后,赵某按法律规定,被法院判了几年牢。
之后,我从另外几个地方了解到,赵某被按法律程序带走并接受监视居住,这事儿在机关大院里一下子就炸了锅,啥样的传言都有。
领导因为身边人摊上丑闻,气得不轻。市委那边,常委兼秘书长,也就是管家里务的大腕,他找到了我们检察长,直接说了:“现在机关里外风言风语满天飞,眼瞅着人代会和政协会就要开了,万一这事儿炒热了,可咋整。市委这边呢,是全力挺你们检察机关办案的,但话说回来,为了减少不好的影响,在不妨碍你们办案的原则下,看能不能先把这事儿放一放,等两会开完了,再想别的法子处理。”
说实话,秘书长的那番话确实有几分在理。
检察院说到底还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以后很多事情还得靠党委给撑腰和帮忙。赵某那案子,证据铁证如山,他自己也认了罪,现在先不抓他,也不急着往法院送,其实也不会有啥大不了的坏影响。因此,检察长仔细琢磨了一番后,也点头答应了秘书长想把这案子先放一放的要求。
肯定的是,检察长没那个必要,也不可能跟一般的办案人员说这些内幕。他作为政法界的资深领导,手下那些年轻人的心思,他自然是门儿清。所以,他也能体谅我为啥那天下午没接他的电话。
那会儿,咱俩都还嫩着呢。
由于咱们年轻,身体里就带着一股子啥都不怕的冲劲儿。只要组织一声令下,再硬的骨头咱们也敢去啃。有人质疑咱们不敢动大人物,但其实吧,你只要给我个梯子,就算是去天上摘月亮,我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年轻时那会儿,真是太棒了!青春的时光,简直无可挑剔。浑身上下都充满了活力和冲劲,感觉做什么都能成功。那时候,梦想好像近在咫尺,每一天都过得那么精彩,那么有意义。回忆起那些日子,心里总是暖洋洋的,充满了怀念。年轻就是资本,有使不完的劲儿,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期待。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一咬牙挺过去,因为心里总有个声音告诉自己:年轻,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现在想想,年轻时真好,那种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真是让人羡慕。那时候的我们,简单、纯真,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和追求。虽然时光一去不复返,但那段美好的青春岁月,会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成为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真无奈,那只老羊确实已经上了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