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平凡的世界》,但他的《人生》并不为人熟知。4个小时,一气读完这部12万字的中篇小说,感觉后劲很大,主角高家林的人生起落,令人唏嘘。
01高家林,他在村里的教师工作,被大队书记高明楼,调换给了刚毕业的儿子三星。加林要上门闹,他爸却再三劝阻,反倒告诉他:日后见了面仍旧要热情。其中的人情世故,到了一定年纪都会明白。
高家林是有志气的,他要离开农村,但当下又不得不留在农村。失业后,他没了收入,连纸烟都买不起。高母蒸了白面馒头,让他拿到集市上买。可他,哪里有勇气提着一筐馍,在城里抛头露面啊?
此时,刘巧珍出现了——那个深深地爱着高家林这个有知识的女人,她漂亮、有思想、精明能干。可惜的是,她父亲刘立本不愿意花钱供她念书,这也正是她倾心于高家林的重要原因。
同时,她的大姐,嫁给了高明楼的长子。
她骑着自行车“尾随”他一路,见这天色已晚,他一个馒头都没卖出去,便说要帮他卖馒头。然后提着馍,送到她城里的亲戚家,再用自己平日攒的钱,买了一条烟并折合卖馍的钱,交给了高家林。
回村的路上,她向他表白了。高家林无疑是激动的,但他又担心真的就这样跟巧珍在一起,因为那宣告着他真的将成为农民。
与巧珍在树下相会数次后,他冷落起了她,但又忍不住想。村里的单身汉德顺爷跟他说:巧珍是个宝,不能丢!他又愧疚地找巧珍。他们的关系越来越亲密,甚至到了提亲的阶段,可高家林的人生转折来了。
02他远在边疆的叔父调回县城做起了劳动局长,叔父的下属为了巴结领导,给高家林在城里谋了个工作。巧珍虽不舍,但她希望加林哥好,于是在那条告白的河边,送走了心上人。滚烫的热泪从巧珍脸上流下,她说:“加林哥,你常想着我……”“你就和我一个人好……”
高家林分外珍惜这个机会,工作表现优异。同时,他在城里也见到了高中同学,黄亚萍。那姑娘出身好,有气质,当时正和他们的同班同学张克南恋爱,婚事几近谈妥。
谁知道,他们俩相爱了。
黄亚萍是南方姑娘,父母有社会地位。如果他们结合,很有可能为高家林的未来,增加无量前途。这时候,多数人都会怎么选呢?
他约曾经的心上人到桥头见面,巧珍一出现,他可能心软了。但摆在自己面前的前途,不得不让巧珍做出牺牲。这得是巧珍多大的意难平啊~
高家林的人生,会朝着自己所期盼的美好的愿想发展吗?显然不会,曲折的人生,才是最大的教训。
或许是对负心汉的报应,很快,高家林不得不面对另一个重大的人生转折。
03还未来得及与黄亚萍畅想未来,突然的变故来了。
黄亚萍的前男友克南的母亲,将拆散他儿子婚事的高家林,告发了。原因是他被安插进城里的工作,来路不正。
当时,高家林正在外地得意洋洋地参加活动;同时,曾经深深爱着他的巧珍,嫁给了村里的一个农民。
眼见事已败露,留给他的唯有接受,叔父不保他,他也不愿意连累叔父。他知道,黄亚萍不会爱他了,他唯一的退路,只有回村。当巧珍的家人得知那个负心汉落魄至此,将要回村时,便想在村口守着,给他一顿奚落,或者嘲讽。
然而巧珍,不但上前阻拦他们闹事,还恳求他姐姐的公公,能想办法让他重新回村教书……
故事到此,就结束了。引用结尾如下:
“……啊,巧珍,多好的娃娃!那心就像金子一样……金子一样啊……”德顺老汉泪水夺眶而出,顿时哽咽得说不下去了。高加林一下子扑倒在德顺爷爷的脚下,两只手紧紧抓着两把黄土,沉痛地呻吟着,喊叫了一声:
“我的亲人哪……”
//
《人生》这部小说的原名叫“你得到了什么”,路遥这个问题,应该是留给读者的。他想借主角高家林的起伏人生,给人们带来一些思考。
全书最智慧的人,就是单身汉德顺爷了,因为他有过一个金子一样的女人,他为了她,打了一辈子光棍。
社会在进步,但路遥好像有预知的能力:在个人利益面前,再深的感情,也得让路……
据说这部中篇小说构思了两年,二十多天就完稿了。原著情感细腻、真挚,问世后获得空前好评,值得一读。当时还拍成了电影并于1984年上映,还原率非常高。有兴趣可读原著,或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观看影片 《人生1984》——年代片,很有感觉,也很有感触。
现在哪有守身如玉的女人?只不过是背叛的筹码不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