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索额图就攻台问题与姚启圣、施琅等人产生分歧,眼见争执不下,姚启圣表示明日再给答复,晚上姚启圣三人在一起商量对策,姚启圣告诉二人,索额图白天只是说七分话,还有三分话未说,明摆着索额图带着普赖与揆一来,是一招两用,如果姚启圣等人同意攻台,他们便助一臂之力,如果姚启圣等人不同意攻台,那么索额图便取姚启圣而代之;早已司空见惯的姚启圣便对施琅说,朝廷对我们是既用之,也防之,随后姚启圣表示:自己打算泣血上陈,要把此次攻台的利弊得失、胜负强弱等方面都向皇上说明阐述,对此李光地和施琅也愿意联名上奏。
康熙看完索额图和姚启圣的奏折后左右为难,感觉双方都说的各有道理,此时,明珠表示既然他们有这么大的分歧,说明攻台准备确实不足,还要慎重考虑,陈廷敬却认为,打与不打还要从郑经的角度想一想,郑经恰恰希望朝廷别来打他,希望朝廷围而不攻,攻而不胜,所以这次胜负倒在其次,首先是要打,再说大清已经挥剑吆喝了一两年, 却一直按兵不动,这也让郑经笑话,就算是为了面子,这仗也一定要打。